- ·上一篇文章:gnp和gdp有何区别(gdp与gnp的含义及其关系)
- ·下一篇文章:怎样提高申论大作文(怎样提高申论作文)
国考2014申论真题(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
2014年国考将于2013年11月24日进行公共科目笔试,笔试科目为行测与申论,现在各考区正在进行准考证打印,还未打印准考证打印的考生应抓紧时间。申论是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而很多考生因为对申论作答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导致得分偏低。为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凭借多年经验,总结了考生在作答申论时的几大常见问题,以帮助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有所侧重,提高备考效率。
一忌:作答模板化和套路化
文章写作的第一大忌就是套用模板和套路。考生生搬硬套那些所谓的高分模式,就会显得拘谨,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文章便会显得非常呆板,没有新意,从而形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局面,而阅卷老师就会觉得枯燥无味,那么你的文章就很难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要想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获取高分恐怕就是异想天开了。
二忌:观点幼稚、肤浅
论点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拟定文题、结构选择、论述内容都以论点为核心,因此,能否准确、犀利地提出论点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立意与要求契合度,从而直接关系到考试的成与败。阅卷老师拿到答卷后首先去文章中找论点,论点模糊或肤浅,该文已经被打入三类或四类文章当中去了。因此,考生一定要有提出论点的意识,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提出论点的方法,使论点得以突出,从而紧紧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三忌:语言表达生硬、刻板
文字表达能力是申论科目主要考查的能力,大纲明确要求考生熟练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由此可知,语言风格是申论得分的关键之一。如何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http://www.gjgwy.org/201303/2258.html)编写组专家为你支招:申论写作一是要善用修辞手法,二是要注意用词。纵观申论文章佳作,运用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之感,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申论用词可追求适度的生动性,避免平淡直白,增强表达效果,如一味使用平白直叙的语言,则会事倍功半,难以产生说服力、感染力。
四忌:卷面潦草、混乱
卷面对成绩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卷面整洁、字迹美观、分段合理的试卷容易让阅卷老师产生眼前一亮的愉悦感。因此,考生在申论答题时,字要尽量写得漂亮一点,如果觉得自己的字没法漂亮的话,写得工整一点。段落分段要结构合理,语言要自然流畅,切忌字迹潦草、用词不当、结构紊乱等。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