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理科生行测做题顺序(行测理科公式大全)
- ·下一篇文章:什么叫利用率小学数学(利用率指的是什么)
巧用质因数的解题秘诀(质因数的乘积是什么意思啊)
近几年行测考试中出现了这样一类题目:无法经过计算求解或求解难度大。通过分析这类题目多为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介绍如何巧用质因数分解解决几个数乘积的问题。
一、质因数分解的定义
定义: 将一个合数分解为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比如:136=2×2×2×17
二、质因数分解的应用
例1 :某种产品每箱48个。小李制作这种产品,第1天制作了1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制作1个。X天后总共制作了整数箱产品。问X的最小值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在41~60之间 B.超过60
C.不到20 D.在20~40之间
例2:企业某次培训的员工中有369名来自A部门,412名来自B部门。现分批对所有人进行培训,要求每批人数相同且批次尽可能少。如果有且仅有一批培训对象同时包含来自A和B部门的员工,那么该批中有多少人来自B部门?
A.14 B.32 C.57 D.65
【答案】C。中公解析: 培训的员工总数为 369+412=781,因为要求每批人数相同,所以将 781 因数分解:781=71×11,又要求批次尽可能少,所以 11 为批次数。已知有且仅有一批培训对象同时包含来自 A 和 B 部门的员工,所以只有一批 71 人由两个部门组合而成,其余每批 71 人均来自同一部门。B 部门的员工可分为:412÷71=5批……57人,所以同时包含来自 A 和 B 部门的那批员工中有 57 人来自 B 部门,选C 。
通过中公教育专家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已经了解质因数分解的具体应用,只要做好对于以上知识点的梳理,相信大家会发现解题思路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考生需要掌握其中规律就能明白这类题目如何解答。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