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全国人大的全体代表(全国人民大代表)
- ·下一篇文章:面试综合分析题作答时头脑空白怎么办(面试答题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
文化方面的申论范文(文化类的申论范文)
文化IP跟大文化有什么关系,跟出精品又有怎样的联系?IP一旦应用起来,所涉及的事情就比较具体,如故宫日历,一年可以销量到几十万册,市场认可度很高。但这是微观,今天我要谈谈宏观——IP与大文化。
做文化IP要有大文化视野
我们常说,做文化的人要有天地胸怀,这个“天”主要指时间。从商朝有了甲骨文到民国纪元的结束,纵向有3000多年,我们做IP首先要看到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从这里找精华。横向是空间,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或者说从历史上的更大的国土空间里来找灵感、找素材。
从宏观来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我个人觉得是由五种文化组成的:
一是中原农耕文化。一家一户男耕女织,在明清时代,中原农耕文化辐射核心面积大约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我个人读历史一个省一个省“加”出来的。
二是西北草原文化。蒙古包一门一户,以牧放牛羊为主的游牧民族为主,就如《敕勒歌》中所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是东北草原文化。东北是游牧文化和草原文化,我认为应该叫做森林文化。森林文化是茫茫丛林、皑皑白雪,从文化的角度、从IP的视野范围内来看,我认为对森林文化了解得还不够。
四是高原文化。2000米到5000米高原上的文化,大约300万平方公里,这是有特色的,我认为文化IP的布局一定要考虑。
五是海洋文化。过去,我们对海洋文化不够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情况有变化。在新时代重视海洋文化,完全可以通过文化IP的思路拓展应用,研发产品,来展现海洋文化、海洋文明。
当然,做文化IP,目光不能只盯着大文化,还要注意出文化精品。文化IP产业这些年来出了很多精品,影响很大,但是在题材、素材方面还需努力。从人类历史来看,精品者胜、劣品者败,创新者胜、守旧者败,所以做文化IP必须要出精品,我认为可以从上面所谈的五种文化里面寻找素材。
几个有趣的故事
弘扬文化,拓展应用很重要,出精品更重要,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我讲几个有趣的故事。
第一,书法。
书法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古时有一个人叫蒋衡,考秀才中了、考举人也中了,但是考进士不顺利。他落榜之后,没有灰心、没有丧气、没有疯癫,而是另选出路,不走仕途,搞书法。蒋衡痴迷于书法,他走遍大江南北,哪里有书法名家他就去请教,同别人切磋。到了西安碑林临帖,发现经书的碑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大小字体都不一样,他就发愿,要用一人之力,把“十三经”的经文全部写完,写成书法精品。他隐身扬州的庙里,吃斋饭,12年闭户不出,写完了“十三经”62万字。那个时候不知IP为何物,没有出版、没有拓展应用。
不过蒋衡遇到了三个贵人:第一个是扬州的一个盐商马日管,这人花了2000两银子资助蒋衡把书法作品装裱出来,裱糊成300册,装帧成50函,一函6册。没有这位富商的支持,他成就不了事业。这里我得到一点启发,就是企业家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很重要。第二个是江南河道总都高斌,他把这裱出的300册“十三经”送报给乾隆,放在乾清门的懋勤殿,否则没人知道这项成就。第三个贵人便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看到装裱的“十三经”后很赏识,给“出版”了——刻了189通石碑,加上一个圣旨碑,总共190座碑,现在立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我曾经陪同一位外国元首一起看过石碑,外国人震惊得不得了,竟然有这么伟大的文化作品!由此我想,如果把300册50函的原作和190座碑演化成文化IP产品,一定会让更多的人得到文化享受,领略到文化自信。
第二,绘画。
这是个现代的故事。我知道,拉萨有一位著名画家夏如,画一幅唐卡,用了整整14年的时间,夜以继日,专注作画。他的这幅作品,成为唐卡艺术的传世不朽之作。
第三,作家。
很多IP衍生品是由文学作品、作家作品演化而来。欧阳修小时候家里很穷,请不起老师,没有纸和笔,就拿着苇子杆在地上练字,因为勤奋刻苦,后来成为了大家。欧阳修编写过很多书,其中有一部叫《新五代史》,30多万字前后用了20年,都是他亲自动笔。后人评价他是论道技艺绝世,文才耀后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新五代史》成为学林的翘首之作。
还有一位清朝学者段玉裁,他很有学问,但没有考中进士,经过推荐做了县城副县役,后来又做了县一级的官员,负责军粮和粮草的运输。他白天繁忙劳累,夜里点灯看书写作,46岁辞职后,开始专门著书,到81岁故去,用了差不多50年时间写成了《说文解字注》,这是现在搞语言文字学的人必备的书籍。一个人用四五十年时间写一部书,这种出精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做文化产品需要“工匠精神”
清朝有个人叫唐英,他是内务府包衣,即家奴,雍正时期被派到了景德镇。一个包衣去管瓷器,开始他不懂技术,但他下决心,三年就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可以用24个字概括:“用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意思是闭门杜户,任何人不见,一切朋友邀请、交友、玩、喝酒、唱歌诗歌都拒绝,就跟烧瓷器的工匠同吃同住、同劳动、同休息整整三年。这样下来,唐英把72道制瓷工艺完全学会了,成了陶瓷专家,他主持烧制的瓷器被称为唐窑,跟连窑、郎窑齐名。
唐英业余时间就看书,每天到大约四更天才睡觉,一生写了大约600多首诗和文章,后来被编辑成《唐英全集》。唐英烧制了很多精美绝伦的瓷器,不仅在国内最好,而且在全世界当时也是最好的。那么多美轮美奂的瓷器,用今天文化IP的思路将它转化一下,我觉得肯定人人喜欢,不但中国人喜欢,世界上的人都会喜欢。
上面说的几个故事给我这样的启发:
文化IP是新兴文化产业,但我们中国丰厚的历史文化是它生动素材的来源,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志向、有情怀的文化人应该奋力追求理想,苦心陶冶自己,明性真、心地善、艺术美、格调高的心情境界,迎接文化IP蓬勃发展新的辉煌。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