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青少年模式看法(青少年模式是否有效 平台态度最关键)
- ·下一篇文章:行测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公考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理性看待公务员热情的句子(如何看待公务员热)
近日,媒体有关国家公务员招考的报道颇引人注目。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共97个部门866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逾50万人报名并通过了资格审查,每个职位平均有近50人参与竞争。对此,有的媒体用“火爆”、“激增”、“再创历史新高”等词汇进行描绘,有的报道将公务员考试形容为“一场激烈而残酷的竞争即将上演”。笔者以为,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公务员热考现象,媒体也应当用理性的态度来进行报道,不应过分渲染。
“公务员热”的现象,可以从诸多方面给予解读。有的媒体文章认为,公务员热是由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体系不足以及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等因素所致;有的则认为,公务员福利待遇相对而言较为优厚,为很多人所看重;还有的分析,公务员热背后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等等。凡此种种解读,各有所重,不无启发,但其中也有一些评论将此次公务员招考的“热度”看得太重,以致有夸大其辞、“举轻若重”之嫌。
近年来,公务员招考一直是就业市场的一个热点,其报考人数也呈稳步上升趋势,并非今年的独特“风景”。当然毋庸讳言,国家公务员考试在这几年来正变得越来越热,而其中一些求职者也是冲着公务员所处的重要岗位,以及相应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而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就是导致众多求职者报考的主要原因。有的评论说得好,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制度本身的日益完善,才是重要的原因。
我们知道近两年来,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条件限制逐渐减少,尤其是今年,公共职位的开放性更是成为一大亮点。国家规定,除特殊职位,各职位的资格条件中不得有性别、户籍、身高、体重、外形、外貌、婚姻状况、毕业院校等限制。竞争的公平性,必然会掀起人们参与竞争的热情。
除了制度的引导之外,我们应该看到,把公务员作为一优先考虑的就业选择,是我们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更加规范的一个标志。今天,“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都面临着同样多的选择机会。个人求职通常不是一锤定音的事情,而往往要经过多次尝试。公务员热与其他职业热一样,是人们多种选择相互叠加的自然结果。进入公务员队伍也不意味着终身不变;随着我国《公务员法》的实施,公务员队伍建设也会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
从根本上说,公务员热能够引起社会各方关注是一件好事,这有助于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公务员法》的实施和贯彻。同时,我们要冷静对待,认真分析,不偏执一念,用实际行动促进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吕雪芬)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