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术语的专业性(判定专业性的原则)
- ·下一篇文章:请示类应用文写作范文(请示类应用文范文)
情感和价值观的区别(价值认同和情感)
[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的关系]
认同,简单而言,就是认可、同意、接受的意思,是一种满足个人归属感的心理机制,是个体潜意识地对某一对象的认可、模仿过程。从心理学上讲,认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将外在的理念、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心理过程。而价值认同,是人们对某类价值观念的认可,并形成产生相应行为的过程。价值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基本内容,而情感认同又是实现价值认同关键,二者常常合二为一,没有情感认同,就没有真正的价值认同。我们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其要旨在于通过情感的方式实现对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从而达到具体践行的目的。
价值观认同是一个由外到内、由认知经由情感再到意志、由观念到行为的连续推进过程。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价值观认同不仅要对认同什么价值观、为什么要认同、究竟如何认同等问题有基本的理性认知,更需要价值主体在价值活动中拥有丰富的个体和群体情感体验。因为从微观层面来看,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的存在与个体的人的存在密切相关,一个人的情感结构决定了一个人的存在范畴;而从宏观层面来看,情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情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更是人类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生成的承担者。这就决定了,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民族整体意志所表达的价值追求必须反映广大民众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行之有效又必须转化为人们广泛的情感认同。只有在这种情感的互通、互动中,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情感认同是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关键]
情感认同能增进核心价值观的亲近感。人类道德的存在价值和运行方式,决定了道德必须由外在规约过渡到内在自觉。要想将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我们要让人们真切地领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所观照的“人之情理,德之心性”。核心价值观所涵盖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和理论,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织同构,凝结着我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这种情理交融的价值追求,折射在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点滴实践中,甚至与全社会每一个家庭的幸福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道德个体现实生活的土壤,精准而真切地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诉求。
情感认同能提升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别林斯基认为“感情是先于知识的,谁没有道德的感情谁就不懂得道德”。只有我们对生活世界中的道德要求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才能充分实现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自觉践履。换而言之,情感认同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履意义重大。因为个体道德行为的倾向深受其内在的主观意识所影响,而这种主观意识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道德主体对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的认可程度,即道德情感的认同度,自由、平等、公正等观念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主流价值或者说是普遍诉求,为我们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价值框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被人类社会普遍视为个体美德加以推崇。这样的普遍认同在道德主体实践的道德世界中强化了社会成员的一致性,实现了深层次的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能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核心价值观引领着我国社会发展前进的方向,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图景。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能最大程度地的激发出每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梦”实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深刻感知“中国梦”实现的应然性、神圣性。我们通过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共识中汲取精神力量,摒弃“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意识,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参与意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视野投身于中国蓬勃发展的历史洪流之中。由此,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战略目标内容将所有关心国家前途的中华儿女联合起来,形成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战略联盟。
[参考对策]
首先,学校教育应形成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机制。在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有较强的可塑性。我们在学校教育时应根据学习规律增加国民教育的内涵,让他们对于核心价值观由知生情。这对于国家情感认同与国民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可以考虑让富含文化沉淀的中国古典文献如四书五经、先秦诸子散文、六朝与唐宋文选、宋明理学、历代家训家书、四大名著中的更多内容选入教材。在教育形式上可采取讲故事、诵读古文、古诗等,让学生解除对传统文化的神秘感,从而领会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进而产生敬畏感、使命感和认同感,从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
其次,社会教育应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全方位覆盖。通过理论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这些极度感染力的宣传方式形式直观,且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很容易让全体社会形成情感共鸣。
最后,核心价值观的人文教化要实现“最后一公里教育”。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走进家庭、社区、街道、乡村、校园、企业、机关、军营,以这种全方位,、广覆盖,、深推进的人文教育方式让全体社会成员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触发全体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