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高分三个原则是什么(申论高分三个原则分别是)
- ·下一篇文章:公务员申论中各种公文格式分析(公文题 申论)
解释型分析申论范文(申论解释型综合分析例题)
综合分析能力考察近年来一直是申论考试测查的重点,尤其解释型综合分析一直是历年省考测查的重点。据以往辅导经验来看,在解释型综合分析题型作答过程中考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究其原因,无非考生在作答时未正确理解申论作答“题干为先,材料为王”的原则。中公教育在此进行全面分析。
一、遵循“题干为先”,找准“对象”是前提。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审清对象让你“不难”。
例如: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理解。(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条理 (2)不超过250字
在此题中“分析解释对象”是“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如果在这里我们能明确解释的主体是“乡村文化”,重心是“精神资源”,那么此题必然容易解释。但如果未能抓住以上两个关键词,则容易解释偏位,影响得分。
二、遵循“材料为王”,阅读“材料”是关键。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同样的对于解释型综合分析的“解释”也需要我们牵住这个“牛鼻子”,即:找准分析对象的核心段落。
例如: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理解。(10分)要求:(1)准确、全面、有条理 (2)不超过250字
给定资料4:美国作家梭罗曾经倡导一种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28岁时,只身一人来到家乡城外的瓦尔登湖,自建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可以说,梭罗在乡村生活中重新发现了我们在城市的现代文明中过分重视的物质资源而失去的东西,进而启发我们思考“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对人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分析对象出处段】
在此题中,分析解释对象有出处段,因此只要围绕“分析对象”前后寻找同义转述进解释即可。
在出处段中,材料共阐述了两个层次的意思。第一个层次引出人们要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第二层次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即:在乡村我们能够发现找到在城市过分重视物质资源而失去的精神生活。因此,这段话其实也就是对我们分析对象的解释说明。
因此,考生在作答时可将分析对象解释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指的是乡村生活能够使人们重新发现在城市的现代文明中过分重视物质资源而失去的精神生活。
总体来说,多数情况下,考生在分析对象“出处段”都能找到跟分析对象语义相近的表述。少数情况则需要结合材料首尾段或全则材料理解,但分析的思维均一样,因此,为方便大家记忆,以下口诀可供考生使用。
分析解释有诀窍,终究还是看材料。
语义相近是核心,分析顺序牢记心。
词句出处要靠前,材料首尾随其后。
考得最难合篇章,兼顾全则放最后。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