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宋代二府三司制指什么(宋代二府三司的职能)
- ·下一篇文章:行测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技巧(行测言语判断)
药品价格放开后会降价吗(药品价格放开后怎么处理)
原料药攫取了药价上涨带来的大部分利润,价格对产量的促进作用就得不到发挥。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治疗心绞痛的平价好药——硝酸甘油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短缺状况。在线上,尽管其价格从4元涨到56元,仍一瓶难求。在实体药店,硝酸甘油存货量极少,供应随时可能中断。
是什么导致了硝酸甘油的短缺呢?
过去,严格的价格管控被视为导致平价药短缺的主要原因。从2015年6月开始,我国就放开药品价格,包括硝酸甘油在内的绝大多数药品执行的是市场调节价。从理论上讲,嫌利润薄就可以涨价,利润大就可以刺激生产,药品短缺现象或可迎刃而解。
但从目前看,现有价格机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调节作用。毕竟,涨价不能随心所欲。若价格涨得不合理,在药品采购时就无法中标,到头来,价格高也会抑制消费,导致销量相应下降。市场的价量关系,对不合理涨价会形成很强的制约,让药价面临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既然利润空间扩张有限,如何分配新增利润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原材料供应商、药品生产商、药品流通和零售企业等,都可从中分到一杯羹。但蛋糕就那么大,一家吃得多,其他人就会吃得少。
具体到硝酸甘油上面,其价格不合理上涨与环保、原料药硝酸的特殊性等因素有关,但其主要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是原料药价格上涨、原料药生产厂家数量减少。
而硝酸甘油的原料药价格上涨,不过是众多原料药价格暴涨的一个缩影而已。
2018年两会期间,某药企负责人曾表示,不少原料药的价格已经较前几年提高了二三十倍,尿酸原料药价格从几年前的30-40元/kg,一度上涨到900元/kg。浙江一药企负责人称,马来酸氯苯那敏一个月涨57倍,从400元/kg涨到23300元/kg。
与之对应的,则是药企的生产成本随原料药涨价而上涨,利润没有因药价上涨而增加,药品流通和零售企业也是如此。原料药攫取了药价上涨带来的绝大部分利润,涨价对产能产量的促进也就难体现。
揆诸现实,原料药具有天然的垄断性。据国家发改委价监局负责人介绍,我国1500种化学原料药中,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44种原料药仅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仅3家企业可以生产,10%的原料药只能由个位数的生产企业生产。所以这些少数企业可以控制某些药品的原料供给端价格。
由此看,拓宽原料药供应渠道、打击原料药垄断涨价行为,是健全药品市场的当务之急。而只有这样,价格波动才能对紧缺药生产和销售起到调节作用。□时本(医生)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