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素质,增强社会责任)
- ·下一篇文章: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马原(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研究生能不能毕业(研究生可以毕业考吗)
【导读】
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面试热点知识《研究生能否毕业,该不该由导师说了算》。
【时政梗概】
近年来,研究生因学科进修、毕业设计,甚至长期缺席等原因被延期毕业或退学的现象屡屡出现,有的因自身钻研程度不够、有的深受条框规定限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度层面简政放权,也成为教育优化推进的举措。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有人大代表提出“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的建议,近日得到了教育部的回复:“教育部将充分采纳”。
【小试牛刀】
近日,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消息一出,引发热议。有人赞同,认为此举可更有效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把研究生毕业质量关;但也有人表示担忧,导师一旦掌握了研究生能否毕业的“生杀予夺大权”,引发权力滥用。对此,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
1.回应分析观点一。
(1)强化导师职责。导师的这一项自主权,能强化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倒逼教师严把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关。
(2)日常表现纳入考核。在学术指导过程中,导师与其培养的研究生相处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对其学术态度、科研能力、道德品质的修养较了解,在把关研究生毕业质量时,有话语权。
2.回应分析观点二。
(1)“老板”称呼背后的心酸。现在对于“导师”的称呼大多改为“老板”,这一功利化称呼背后,反映了当下部分研究生学习生活的现状,值得担忧。
(2)导致“权利寻租”。导师的自主权代表得是学生能否毕业的绝对权力,可能会导致部分师德失范的导师,滥用职权,欺诈学生,导致系列恶性事件。
3.表明自己观点及提出对策建议。
(1)自身观点。
所以,扩大导师的权力要与建立科学、可行的监督机制齐头并进,最终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
(2)对策建议。
①完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强化对学生培养的职责意识,也方便执行。
②建立监督和追究机制。保留学生的申诉权,同时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约束机制,对于不合格的导师,核实事实后严处。
③持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调研各方意见,借鉴先进经验,培养有学术诚信、学术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助力人才队伍建设。
推荐:
面试热点:学术造假怎能行?
面试热点:导师自主决定硕博士毕业需制度保障
相关文章:
第1篇 国资委08办什么级别(2004年国资委正式) 作者:admin
关于国务院国资委2008年公务员考录04006001职位调剂公告各位考生:人事部网站已公布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人选名单。其中我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及政策研究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职位代码04006001)计划面试人数15人,超过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人数13人,现拟调剂2人参加面试和专业考试,现将报名事项通知如下:一、拟报名人员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应
第2篇 如何解决垃圾围村问题(如何解决垃圾围城) 作者:admin
【给定资料】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垃圾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在个别地方已经发展到“垃圾围村”的地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顽疾,凸显出农村环境治理之困,已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曾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多个地点,就农村的垃圾问题展开调查。据相
第3篇 事业单位面试工作关系处理万能开头(事业单位面试处理关系类问题)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面试辅导:工作关系处理答题技巧由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在事业单位面试中,工作关系处理是重要测评要素。工作关系处理类题目,并且涉及多个对象和矛盾点,如何妥善处理,需要我们考虑周全。下面,我们以一道例题来带大家一起感受
第4篇 加强人才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加强人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admin
加强人才建设走好强社之路农信社成立60多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服务县域经济能力逐渐增强,为“三农”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农信社现有的员工队伍建设以及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呈现出的新要求、新规定和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信社人才建设,走好人才强社之路显得尤为迫切。加强培训教育。多年来,农信社员工普遍存在着“一高三低”——平均年龄偏高、人文素质偏低、工作能力不
第5篇 2016国考判断推理答案解析(2016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2016年国考行测试题判断推理题目,在命题趋势上大体情况并未发生变化,题量与去年持平,仍然是40道题,图形、定义、类比、逻辑各10道题,但是在考察的侧重点上,会有一些倾向性的调整。下面我们就2016年国考行测试题进行解读,希望能对考生进行参考。1、图形特征弱化,细节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