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驰名商标隐退值得肯定(驰名商标隐退)
- ·下一篇文章:网络环境申论(网络环境知乎)
人脸识别进校园引争议(人脸识别走进校园)
时事背景
近日,有关人脸识别技术进校园的消息,在网络引发众多讨论。针对AI进校园,生物识别技术在校园逐步开始应用的现象,9月5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我们要加以限制和管理。现在我们希望学校非常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他同时表示,“教育部已经在开始关注这个事情,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都要非常谨慎,能不采集就不采。能少采集就少采集,尤其涉及到个人生物信息的。”
时事评论
此前媒体报道,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的学生们就在入校时发现了一个大变化,不仅校门、图书馆等安装了新的人脸识别门禁,教室内也装上了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考勤,学生发呆、玩手机都能被感知到。
消息一出,即引发极大争议。争议是正常的,连发呆、玩手机这种极其普通的行为,都要被赋予某种是非好坏的价值判断,但凡正常人,都不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在这种铺天盖地的技术包裹之下,人该如何自处?
一个新技术的引入,常会发生“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之间的错位。据中国药科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学上最关键的是老师的教学质量,通过人脸识别可以看到学生是否玩手机,是否发呆,是否看别的书,并以此为根据评价教学质量。因此,这所大学引入人脸识别“想干什么”,主要是用来评估教学质量。
但显然,这个技术能干的可不止这些。谁又能保证学校和老师不会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倒逼学生不许发呆呢?谁知道这个技术会不会成为震慑学生、磨练学生“演技”的工具呢?这项技术在“能干什么”上的巨大潜力,难保不会变形走样,变出一副怪相。
更何况,这项技术“能干什么”又岂止在课堂上?这些学生的生物信息,会不会遭遇外泄?可不可能被用作校园以外的地方?学校有没有足够的隔离与防范能力?因此,一项技术哪怕有着看似美好的初衷,也可能会向某个方向延展出意料之外的后果,保持一定的技术审慎是绝对必要的。
当技术触角深入个体的生活之中,必须划定严格的边界。类似人脸识别这种监控技术,使用时应当紧贴着底线需求,如公共场所的安全等。不可随意做增量,将其延展到个体状况判断、教学质量评估等具有一定主观裁量空间的领域之内。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技术发展确实迅猛,但也别技术迷恋,用技术思维去代入所有问题。就以大学教育为例,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它该承载的内容是信任、尊重、诚实等人文精神,还是“不听课就把你拍下来”这种机器指令式的惩戒规训?用镜头拴住学生,究竟课堂质量提高体现在哪?丰富一下课堂设计,提高一下考核难度,给教师课堂教学多一些评价权重,提升课堂质量恐怕也不至于就穷尽办法了。
对技术不可误用,对教育不可误解。教育更需要的恐怕还是春风化雨的耐心与定力,而不是一两项高效“管”住学生的黑科技。
相关文章:
第1篇 对于行测数量关系题你们怎么解决(如何在行测中快速解答数量关系) 作者:admin
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行测占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行测的分数高低有时候又决定了考生是否进入面试,以及进入面试之后的排名情况。然而,行测也是众多考生头疼的一科考试,题目多达一百多道,难度也很大,尤其是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很多考生一开始就要放弃不
第2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应知应会(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 作者:admin
1、多选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A.系统性B.整体性C.协同性D.全面性2、单选题2013年11月12日,中
第3篇 奇葩案件(奇葩法律案件问题) 作者:admin
大多数考生都在准备2016政法干警考试备考工作,而申论是是很多考生眼中的拦路虎、大难题。想要备考政法干警申论考试,那么就要多积累时政热点,这样才能做好积累,在申论考试之中取得好成绩。华图教育专家为考生们及时跟进解读最新时政热点,让考生更立体的了解其中的内容,希望考生能够学习理解。【背景链接】从审查立案到登记立案,已实
第4篇 北京台湾协会(北京台湾商会会长是谁) 作者:admi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我市录用公务员的的有关规定,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面向2008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考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考职位市台联办公室(台胞事务部)台胞事务职位1名。二、招考条件报考人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较强的责任感;2、具备招
第5篇 抗癌药降价的看法(抗癌药品降价)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今年4月和6月,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