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和论述题的区别(解释分析申论)
近年来,申论考试当中对于“阐释题”的考察频率较为常规,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有的年份甚至是省部级和地市级各考察一道;而“综合分析题”的考察频率则有所下降。因此,掌握“阐释题”的解题技巧,对于取得申论考试的高分,至关重要。然而,很多同学在区分“阐释题”和“综合分析题”的时候,存在很多误区,常常用解答“综合分析题”的技巧去做“阐释题”,导致答非所问,难以得分。所以,为了应对新的国考申论考察形式,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何为“阐释题”?何为“综合分析题”?
一、“阐释题”与“综合分析题”的题干与要求对比。
【例】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例】“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第一道“阐释题”,题目是让我们对某个特定的对象,谈一谈理解,乍一看上去与后两一道“综合分析题”很像。所以,单纯对比两种题型的题干的话,很难区分开来,这也是同学们问什么经常混淆的原因所在,我们不妨将目光锁定在两种题型的要求上。
第一道“阐释题”的要求是“准确、简明”,而第二道“综合分析题”的要求则是“观点明确、分析恰当”,区别显而易见。我们来总结一下,“阐释题”的要求并不带有分析色彩,呈现形式主要有: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等。而“综合分析题”的要求则带有很强的分析和评论色彩,呈现形式主要有:观点明确、分析恰当、论述有力等。所以,同学们以后区分两种题型,重点或者说核心技巧,就是从题目要求入手,则可以很轻松的解决题型判断的难点。
二、“阐释题”与“综合分析题”的解题思路对比。
1.我们来看阐释题,以下面这道题目为例。
【例】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我们想要谈理解,就必须要知道什么是“困境中的不绝希望”。那么首先就要回到材料,把材料当中关于短语的全部相关信息统统找到,整理汇总即可。完成了这一步,再来谈理解。一定要注意,这里的“理解”也必须要符合题目要求,准确,就是不能主观发散。“理解”如何做到准确呢?我们想要做到“理解”准确,其实就是与出题人的理解保持一致,回材料找到出题人的“理解”直接复制就可以了。
2.关于“综合分析题”,首先来看国考大纲对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表述。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这个大纲告诉我们要对我们分析的对象先进行概括归纳和分析,最后还要形成自己的评价和观点。因此,我们根据大纲,便可以将“综合分析题”的核心答题思路总结为三步走。第一步概括我们所要分析的对象,第二步多角度分析,第三步形成观点。
在这里,我们来看,第三步当中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就必然要带上一定的主观色彩了。比如你是否赞同某个观点,或者是否支持某个社会现象。这种主观色彩正是与“阐释题”当中的“准确”明显相区别的地方。
今天我们所重点讨论的是,怎么区分“阐释题”与“综合分析题”,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这两种不同的题目。希望同学们掌握好两种题型的核心区别点,灵活的运用解题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就不会在考场当中再做“无头的苍蝇”。毛主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我们申论考试中同样适用,大道至简,一招制胜。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