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庙号 谥号 尊号 年号(谥号庙号年号谥号尊号的区别)
- ·下一篇文章:国考考前冲刺(国考考前冲刺卷有用吗)
巧妙应对日期问题的方法(巧妙应对日期问题的方法)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题库:巧妙应对日期问题。
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日期问题是一个相对比较高考察频率的知识点,它能够考察学生思维的灵活度。但很多考生在初期接触这类题目的时候,都会觉得略为头疼,不知道应该如何找到题目的突破口,有的同学还会觉得计算量会相对较大。但实质上,只要了解日期问题的常见考点和注意细则,拿下日期问题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日期问题都有哪些考点吧。
一、关于日期问题须知
对于日期问题中涉及的考点,有很多关于日期的常识是大家一定知道的。比如: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共有31天,小月(4月、6月、9月、11月)共有30天,2月相对特殊,平年28天,闰年29天。
二、利用最小公倍数求日期变化
在日期问题中,会出现一种周期相遇问题,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循环周期去完成一件事情,问题所问为下一次一起完成这件事情是多久?
【例】小李、小张、小王在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小李每3天去一次图书馆查阅资料,小张每4天去一次图书馆,小王每5天去一次图书馆,他们某天一起相约去了一次图书馆,下一次他们再能够相约去图书馆是多少天之后?
A.24 B.60 C.90 D.120
【答案】B。中公解析:小李、小张、小王分别每3天、4天、5天去一次图书馆,也就意味着下一次去图书馆的日子应该是3、4、5的最小公倍数,即60天。故答案选B。
三、利用周期变化求周几
同样还有一类题目,利用的是月或年的周期变化规律,去反算周几,这类题目利用的最核心的点在于,不管是月还是年,我们的每周都是按照7天一个循环的。
【例】2008年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那一天是周五,请问北京奥运会开幕第80周年,即2088年8月8日,应该是周几呢?
A.周五 B.周六 C.周天 D.周一
【答案】C。中公解析:我们都知道有闰年和平年,闰年是366天,一共有366÷7=52…2,即过了52个完整的星期之后,余了2天;平年是365天,一共有365÷7=52…1,即过了52个完整的星期之后,余了1天。从2008年至2088年,一共过了80年,这80年中每4年中有1个闰年和1个平年,则80年中有20个闰年和60个平年,也就意味着在完整周期的基础上,往后顺延了20×2+60=100天,100÷7=14…2,可知为周天。故答案选C。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题目在考试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分析一下。
【例】今年的7月(无特殊节日),小明说自己一共过了21个工作日,问这个月的1号可能是周几?
A.周五 B.周天 C.周一 D.周三
【答案】A。中公解析:7月一共31天,一共有4个完整的星期加3天,4个完整的星期一定有4×5=20个工作日,差1个工作日,也就意味着开头的前三天中有一天是工作日,则可能是周五、周六、周天或周六、周天、周一。故答案选A。
四、利用等差数列求日期/周几
由于我们的日期都是按照自然数去变化了,所以其本身就构造了等差数列。所以很多题目在解题过程中都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去解决问题。
【例】某个月有5个星期五,其日期之和刚好为80,问该月的第一个周五为周几?
A.4 B.3 C.2 D.1
【答案】C。中公解析:5个星期五之间构成了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则,,即第三个周五为16号,可知第一个周五为2号。故答案选C。
我们会发现日期问题会经常跟其他一些基础考点结合一起来进行考察,所以我们只要把握好日期问题基本的一些体型,就能解决它,拿下分数。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