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历史的战国时期(战国历史事件顺序排列)
- ·下一篇文章: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人民日报原文)
归纳概括基层减负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基层减负的解析)
热点概况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公安部 司法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指导意见》明确了《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亲属关系证明、居民身份信息证明、居民养犬证明、健在证明等20项证明社区不再开具。提出将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起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指导意见》旨在从根本上改变“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等现象,一经印发,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各方观点
新华网评:意见为社区减去了不合理的证明,目的是为社区减负松绑,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
人民网:此举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又旨在清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奇葩证明”,为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便利。
新京报评论:本质上,清除“社区万能章”,就是要求公共服务能够从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上,给予民众更多善意与尊重,提升民众获得感。
深度分析
《指导意见》印发带来的积极意义
1.既解民众奔波之苦,又为基层社区减负
长期以来,“社区万能章”的存在,成为基层运转的一大梗阻。《指导意见》的印发,一方面解决了因繁复的证明开具手续给民众办事增添的诸多麻烦,大大节省了民众办事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极大地减轻了因社区、村委会承担起大量与自身角色和法律相冲突的证明工作给基层组织增加的运转负担。这对社区和办事群众都是利好消息。
2.有助于行政部门转变服务理念
清除“社区万能章”,就要求行政服务部门抛弃部门本位主义,将服务重心向基层倾斜,基层需要什么,上级行政部门就应该尽力提供什么。意见列出了亲属关系证明等首批20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每项证明都对应着明确的办事途径,将开具证明的职责范围依法确定下来,今后社区和居民再遇到相关情况时可以“照单执行”。从而厘清了行政服务以民为本的基本逻辑,进一步督促行政部门为民众提供更高质量的便民服务。
3.有利于信息多跑路,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
首批20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中,多次提到居民办事事项涉及的部门可通过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方式进行核对。这要求部门之间为信息共享设立机制、畅通渠道,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部署,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核查,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查询核查业务,打通信息孤岛。
参考文章
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见真章
近日,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等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关键在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履职、勇于担当作为,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这其中,能否密切结合实际,做到盯紧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十分关键。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指引着工作的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在于,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尤需党员干部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立足实际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好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见真章,才能收获实效。
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马克思说过,“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有问题发现不了、认识不到,就谈不上解决。古人有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对实际问题有着实在而具体的接触和体验,有助于激发内心感受、找到解决良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听民意、访民情、知民愿,才能知道一线有什么问题,把准问题的关节点、要害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盯紧问题,还要善于分析问题。“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能不能在认识上递进一层、思考上深入一步,实现从发现问题向洞悉问题的飞跃,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路径和成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学会从个性中寻找共性,从现象中发现规律,仰赖于完善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分析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境界和能力水平。加强学习与思考,掌握创新理论与科学方法,才能克服“本领恐慌”,真正拥有分析问题的知识能力。
愿不愿、能不能解决问题,映照着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疮疤见光易好,伤口捂着易烂”。解决问题要不避丑、不避难,漠视、掩盖问题,只会把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解决问题,就要态度诚恳、工作扎实,做到措施实打实、督导实打实、成效实打实。对难度大的问题,尤须下足绣花功、画好工笔画,确保解决一件成一件。“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现在能解决的,及时抓紧解决;需要较长时间努力的,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应积极创造条件分步解决,做到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