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21公务员面试问题(公务员面试答题示范)
- ·下一篇文章:火星——人类第二家园(火星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20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电子版)
一、单选题
1.主张把评价的重点由预期结果转向实际结果上来的课程评价方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CSE模式 C.CIPP模式 D.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1.【答案】D。解析: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其中,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基本观点:(1)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2)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3)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故本题应该选择D。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符合教学过程中的( )原则。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主体性原则
2.【答案】A。解析: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故选A。
3.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是( )。
A.常模参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3.【答案】C。解析: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题干中强调某一固定标准,说明参照标准是固定的,故本题选择C。
4.把课程用于教育学科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朱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4.【答案】D。解析: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故此题选择D。
5.正式教育制度诞生的标志( )的出现,他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A.学校 B.班级 C.学制 D.近代学校系统
5.【答案】C。解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1)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的典型特征。故本题选择C。
6.学生发展的指标不包括( )。
A.学习能力 B.个性和情感 C.交流与合作 D.政治理论素养
6.【答案】D。解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了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描述了评定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故选择D选项。
7.最早出现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中国 D.普鲁士
7.【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的“父母应送6至12岁的男女儿童入学,否则政府就强迫其履行义务”,随后自1763年到1819年间,德国先后三次修订法令推行义务教育,故一般认为德国是实行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普鲁士属于德国北部。故本题选择D。
8.奴隶社会具有的特点是( )。
A.生产性 B.阶级性 C.等级性 D.民主型
8.【答案】B。解析: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是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阶级性是封建社会的教育的特点。故本题选择B。
9.“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反映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9.【答案】A。解析: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题干中这句话强调教育为个人带来了各种利益,所以选择A。
10.课程内容组织中,强调保持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关系,以便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念,并把行为与所学课程内容统一起来,这体现了课程逻辑规则的( )。
A.连续性 B.顺序性 C.整合性 D.发展性
10.【答案】C。解析:20世纪40年代,泰勒就明确提出了课程内容编排和组织的三条逻辑规则,即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内容;顺序性要求每一后继内容应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前面的内容加以深化、拓展;整合性则强调保持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观念。题干中强调保持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关系,体现了课程逻辑规则的整合性。故本题选择C。
二、多选题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