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发扬三牛精神(发扬三牛精神,奋力开创新局)
- ·下一篇文章:诚信卡是什么意思(诚信卡有什么用)
都是粗心惹的祸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都是粗心惹的祸500字作文描写是融情于景)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之片段阅读易做错——都是粗心惹的祸。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片段阅读很重要,在考试中一般会有20道题左右,个别省份也有高达40道的。大家之所以认为这个题型难,是因为它的小题型非常多,有7、8种,所以导致很多同学那道题目不知道具体考的是什么题型。还有就是这个题型的资料一般在250个字左右,阅读起来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有的同学在这是就会投机取巧,直接去找关键词。这样做是脱离文段而去单独分析句子,肯定容易出现错误。但归根结底都是源于粗心大意。
究竟是怎样的粗心大意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说一说。
一、阅读题目不仔细
做片段阅读题都是先看题目的问法,然后分清小题型方便对症下药。然而不少同学在这一步经常出错,老师一讲或自己一看答案又恍然大悟,“原来是要找不属于/不符合的呀”。比如:
例1① :
研究人员利用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来重建自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至今的全球气温。数据显示,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然后在20世纪出现前所未有的逆转。这进一步表明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自大约250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排放迅速增加。海洋化石数据显示,1900年至1910年是过去11300年以来最冷的十年之一,比其他95%的年份都要冷。不过该研究指出,100年后的2000年至2010年是最暖和的十年之一。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2000年至2010年是此间气温最高的十年。
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A.二氧化碳排放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温室效应
B.利用化石重建的全球气温时间跨度远超已有的气温记录
C.工业革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全球气温仍持续走低
D.研究人员重建的2000至2010年气温与全球气温记录有出入
易错选项:A
错误原因:没看清问题,选的是“不相符”的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文段第三句可推知A项理解正确;由文段首、尾句可知,利用化石重建的全球气温可上溯到“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而“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故B项理解正确。由文段第二句可知,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直到20世纪才出现逆转,而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由此可知C项理解正确。由文段最后两句可知,研究人员重建的2000至2010年气温与全球气温记录是一样的,D项表述错误。故选D。
二、阅读题干断章取义
片段阅读篇幅一般较长,有的同学就像快速阅读完材料,为其他题节省一些时间,采取“走马观花”“断章取义”的办法。这样做确实能解决一些行文脉络简单的题目,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得不偿失。比如:
例2②:
传记,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记载,是人类生命的一种特殊载体。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表现出生存和发展的渴求,而且表现出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这种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就是一种力的创造。创造,包括多种形式,有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展现,有哲学家、思想家在精神领域的探索,有军事家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的战斗较量,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有文学家、艺术家的才华展示,有改革家对生存环境的革新改造,等等。这是一幅幅壮丽的生命画卷,是活力向惰性的挑战。人类只有在这样的挑战中才能保持其生命的活力,并为活力的凝聚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古典传记,正是这种生命活力的形象性展现。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传记是人类生命活动最为生动的记载
B.中国古典传记从多角度展现了生命活力
C.人类自身潜能的开发包括多种形式
D.人类个体与整体创造性在传记中有不同的表现
易错选项:A
错误原因:错把文段理解成总分文段,把“传记”当成了主题词
正确答案:B
【解析】文通过长篇幅论述了传记能从多角度展现生命活力的观点,最后一句“中国典传记,正是这种生命活力的形象性展现”又将论述重点归结到中国古典传记上。C、D两项可以直接排除。A的主题是“传记”,也可排除。故选B。
三、分析选项粗心大意
很多同学会认为,选项里出现和原文句义差不多或原文中的句子就一定是重要信息,是正确答案。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选项里出现的越是原文原话,越容易是迷惑项、错误项。不能简单以此为依据来筛选答案。比如:
例3③: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更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诀”;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说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常规做法
B. 强调中央政府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
C. 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
D. 论述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易错选项:A、B
错误原因:原文当中有体现
正确选项:D
【解析】本题为主旨概括题。前两句提出问题,延期偿债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第三句在解决问题,通过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三个主体阐述对策。解决问题为主旨,对第三句的概括即为D项论述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A项话题错误,不是“偿还债务”,B项不全面,只是其中一部分,C项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
所以,只要细心一些,片段阅读是比较简单的。我们有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只要你认真学习和勤加练习,一定能事半功倍。
资料来源:南海网
编辑: 连城骥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