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3月06日-2492)
单项选择题
A、王某因收养宫某而形成的父子关系
B、李某将电视机赠与张某而形成的赠与关系
C、赵某因创作而对《雾霜凝美集锦》改编
D、沈某基于朋友义气,无偿借给李某一万元人民币
2:微观营销,是指企业必须研究消费者的特点,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使自己的产品、服务和营销方案与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因素相适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一定属于微观营销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某百年老字号烤鸭店生意一直非常红火,其新口味烤鸭一推出来就备受顾客好评
B、某饮料公司根据各地人的口味偏好制造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宣传,大获成功
C、某名牌化妆品经常引领时尚,其新研制出的高级香水限量版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D、某家电企业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销售额不断上升
3: 股票:投资( )
单项选择题
A、记忆:印象
B、短信:通信
C、模仿:复制
D、页:书本
4: 坚定对于( )相当于( )对于未来
单项选择题
A、信心展望
B、坚强美好
C、努力憧憬
D、不屈精彩
5: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所给那组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6:某先生每天早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如下,醒来后立即在煤气灶上烧水(10分钟即开),打开煤气灶后就开始穿衣服(5分钟即完),然后出门去取牛奶(来回共5分钟),回来后就烧牛奶(10分钟即开),同时开始洗漱(5分钟即毕),最后是喝奶(5分钟喝完)。又知道,他家中只有一个灶头(热源),他又必须在7点40分离开家,否则将迟到。如果我们忽略像打开煤气灶等其他占用时间极少的工作,你同意下列哪种观点?
单项选择题
A、该先生上班前有抽一支香烟(5分钟抽完)的习惯,如果他7点15分醒来并起床,他就没有时间抽香烟了
B、如果前一天已经取来牛奶,则该先生就可以晚起来5发钟,上班仍不会迟到
C、如果前一天已经烧好水,则该先生就可以晚起来10分钟,上班仍不会迟到
D、只要他每天7点15分起来,他不但有时间抽香烟(5分钟抽完),而且上班也不会迟到
7:增加:负担
单项选择题
A、开拓:视野
B、萦绕:乐音
C、减免:收获
D、拉高:幅度
8: 科学家们认为,梦是大脑中主管人体各种功能的各个中心点联合作用的结果。人在睡眠时其部分脑细胞仍然在活动着,这就是梦的基础。最近的研究成果证实,做梦不仅不会影响人的睡眠和健康,而且还是保护大脑健康所必需的生理活动之一。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
单项选择题
A、根据问卷分析,长期不做梦的人比经常做梦者所需的睡眠时间更长,在休息后有一半人仍会感到疲倦
B、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睡眠者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将其阻断,结果发现被试的血压和体温明显增高
C、研究中,梦境被打扰的被试在醒来后显得焦虑不安,容易紧张,并出现记忆的短期障碍
D、调查显示,能完整讲述梦境的被试相比遗忘梦境者,在工作中更能快速集中注意力,从而工作效率更高
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人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10: 供认:在司法人员进行讯问时,罪犯或嫌疑人承认自己犯了罪,并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 下列( )项不属于供认。
单项选择题
A、他受收买承认自己是凶手,但证据表明凶手另有其人
B、在司法人员列举他的犯罪事实时,他只是大喊冤枉
C、这个狡猾的犯人只承认自己作了案,但对其他同案犯的情况避而不谈
D、审讯人员尚未开口,案犯已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11: ( )对于领航相当于规则对于( )
单项选择题
A、航班∶选手
B、航标∶犯规
C、导航∶比赛
D、航线∶裁判
12: 例外原则是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保留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控制权。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例外原则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某公司的董事长主要负责公司的一切事务,而总经理则负责维护跟合作单位的关系
B、某公司的报账制度中,500元以下的都由部门经理审批,500元以上的才需要总经理审批
C、某管理中心的兼职人员和专职人员的确定,总经理才有决定权
D、在每周的例会上,各中层管理人员都要将本周工作总结和下周工作计划向总经理汇报
13:变化视盲:指在短时间内物体表面特征明显改变但人类却无法察觉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变化视盲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电视剧中出现穿帮镜头,同一场戏由于不同时间拍了两次,结果主要演员穿了不同的衣服,但是大部分观众都没有发现
B、一个学生在向小李问路,恰巧有人抬黑板从两人之间经过,之后小李告诉对方如何走,但是他没有发现那个人已经不是刚刚问路的那个学生了
C、小王听了朋友在南非的一次冒险经历,极有感触,经常回想这件事,后来他竟然认为这件事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D、小张看见一个男人走进对面的房子,紧接着又走出来,但是他没有发现其实走出来的是一个女人
14: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已知他们之间关系如下:(1)甲是乙的儿子的爸爸:(2)丙是乙的爸爸的儿子:(3)丁是丙的儿子的妈妈:(4)戊是丁的妈妈的儿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甲和丙是兄弟关系
B、存在两对姐弟或兄妹关系
C、丁是甲孩子的姑妈
D、仅存在一对夫妻关系
15:伞:雨衣
单项选择题
A、现金:支票
B、空调:暖气
C、钢笔:铅笔
D、蚊香:蚊帐
16: 股评员:股民:股票( )
单项选择题
A、园丁:花匠:锄草
B、裁判:教练:训练
C、兽医:动物:治疗
D、记者:编辑:采访
17:招警考试的流程通常包括笔试、心理素质测试、面试和体能测试等环节,其中心理素质测试是一个不可取代的环节,因为通过心理素质测试,可以了解报考者的个性心理,那些个性心理不适合的报考者将被淘汰。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最可能假设的?( )
单项选择题
A、个性心理是确定录用报考者的最重要因素
B、报考者的个性心理很难通过招考的其他环节来测试出来 —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C、心理素质测试的唯一目的就是了解报考者的个性心理
D、在招考的各环节中,心理素质测试比其他环节更重要
18:( )对于心情相当于( )对于天气
单项选择题
A、愉快晴朗
B、情绪阴天
C、悲伤气候
D、伤心下雨
19:公司:法人
单项选择题
A、所有权:经营权
B、版权:知识产权
C、银行:货币
D、头部:耳朵
20:柳树:柳枝
单项选择题
A、核桃:核桃仁
B、公鸡:母鸡
C、老虎:狮子
D、果树:种子
21: ( )不完全属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宏观调控目标。
单项选择题
A、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价格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22: 生态阈值,是指生态系统从一种状态快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某个点(生态阈值点)或一段区间(生态阈值带),推动这种转变的动力来自某个或多个关键生态因子微弱的附加改变。其中生态阈值带暗含了生态系统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状态逐渐转换的过程,而不像点型阈值那样发生突然的转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若能够证明保存30%的原生植被可以保护大部分物种不受威胁,若低于30%则将严重威胁物种的生存,则30%为其生态阈值
B、若经研究发现温度再升高基准温度的3.75%将使当地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干旱的威胁,则3.75%为其生态阈值
C、若经研究发现当鸟类栖息地从15%减少到7%的区间,鸟类多样性会逐渐下降,此间若加以保护可以恢复。但若减少到7%以下时,鸟类的多样性就会急速下降,则7%为其生态阈值
D、若经研究发现某地相对空气湿度在44.7%~53%区间将有利于当地植被生存,但若高于53%或低于44.7%将严重影响植被生存,则44.7%和53%为其生态阈值
23: 群体思维是群体决策中的一种现象,是指这样一些情况,出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做不出客观盼评价。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群体思维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由于讨论会上所有与会人员都同意公司对西北地区的投资决定,于是大家把因病缺席的小崔也默认为赞成者,最后会议一致通过该决定
B、某次教研会上,张老师就教导主任安排的教学任务计划提出意见,因为其他老师一直保持沉默,最终,张老师也保留了自己的意见
C、某公司市场部决定向某地区市场投入五千万资金,但财政部提出反对意见,双方都给出充分的理由,在专题研讨会上,人数较少的财政部还是说服公司高层改变了决策
D、小王在某学校教研部上班,经常在教学研讨会上对老师们的教学计划等提出意见,大家都以他年轻、对教学没经验为由,对他的意见一笑置之
24: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植物如何做出这样的反应呢?人类和其他高级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整合来自其所处环境的信号,并做出反应。但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因此肯定是通过其他途径做到的,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它们的反应依靠某种激素和电子信号的接收、转换和反馈系统来协调。 从上文中可以推出,接下来,作者最可能表述的问题是( )。
单项选择题
A、动物如何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具体描述
B、动物和植物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不同
C、对外界刺激,植物依靠某种激素和电子信号协调做出反应的相关研究
D、相关科学家在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
25: 科学家发现,儿童时期不接触细菌和病菌,是5岁以下人群糖尿病病例近年来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更早接触到带菌的物质,有更多机会与宠物相处,患过敏症、哮喘和湿疹等疾病的几率反而很低。所以,将细菌消灭得过于彻底的环境可能反而会给儿童的健康带来危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有力地支持上述结论?
单项选择题
A、刚出生的婴儿,其体表和体内是无菌的,但开始吃奶、喝水后,细菌便乘机进入体内
B、人体皮肤上的细菌大多起保护作用,并为每个人制造出独特的体味
C、大部分细菌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正常的菌群
D、很多有害细菌平时与人体相安无事,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便开始侵害人体
26:雷达:飞行
单项选择题
A、同事:搭档
B、顾问:专家
C、导游:游客
D、指挥:演奏
27:五花八门:五行阵
单项选择题
A、吉光片羽:神兽
B、哀鸿遍野:灾民
C、晨钟暮鼓:寺院
D、杯弓蛇影:酒杯
28:翻译:沟通( )
单项选择题
A、生病:住院
B、跑车:兜风
C、律师:法律
D、炒作。出名
29:任何一片水域,是否能保持生机,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保持一定量的溶解于其中的氧气,如果倒进水中的只是少量的污物,鱼类一般不会受到影响。水中的细菌仍能发挥作用,分解污物,因为该片水域能从空气和水中植物那里很快使氧气的消耗得到恢复。 据此可知( )。
单项选择题
A、充足的水中植物即可使水域保持生机
B、氧气在细菌分解污物过程中被消耗
C、细菌在分解污物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氧气
D、水中植物可以通过分解污物产生新的氧气
30:任何证人的未经证实的证词都不是陪审员进行判决的依据。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高度怀疑任何人没有证据的诉讼请求都是明智的,不过陪审员们不应该为了保持一致而相信其共同经验:根据未经证实的所有认罪供词而宣告被告有罪。下列哪一项支持上述观点?
单项选择题
A、关于被告在审判前撤回所有供词的案例,陪审员们通常宣告无罪
B、设置陪审团选择程序的目的就是在审判前选出那些对被告的罪行有确定观点的人
C、当被告确实犯有该罪行或者终于相信原告有足够证据时,他有时会认罪
D、对于那些被控告有罪行且易被暗示的人来说,他们很难确定自己对往事的回忆,于是最终接受了对自己不利的控告
31: 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在特定的情境中由于其行动结果重复f生地失去控制而习得的无反应或麻木状态,即使以后当事件完全处于控制下时,个体也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而无所作为。它是一种由于后天学习而形成的无能为力的心理体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习得性无助表现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得知公司将进行第三次裁员时,小王没有前两次那么担心,能够比较平静地对待了
B、小萧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后需要一个人去完成项目的设计,这使他有一种无力感,怀念起以前大家共同工作的快乐
C、小李性格孤僻,多次在集体活动中与其他人发生冲突,所以现在很少去参加集体活动,即使别人邀请,他也会因为担心而尽量拒绝
D、小张的毅力坚强,学习拳击时总会被打得鼻青脸肿,但他每个礼拜坚持去上课,现在偶尔能打倒一些学员
32: 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前馈控制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人力资源部的马经理了解各部门的人员缺口、岗位要求等信息后,决定本轮招聘的职位和数量
B、某厂进了一批原料,经理要求质检人员对其进行抽样检查,避免不合格原料流入车间
C、某宾馆经理接到客人投诉客房空调不能使用后,立刻为客人调换了房间,并且组织人员对所有客房的空调进行了检查
D、某公司将制造环节外包给外地一家工厂,并在建设生产线的同时,培训对方的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
33:因为照片的影像是通过光线与胶片的接触形成的,所以每张照片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总是反映了物体某个侧面的真实而不是全部的真实,在这个意义上,照片又是不真实的。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以照片作为证据是不恰当的,特别是在法庭上。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单项选择题
A、摄影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上说,全景照片可以从外观上反映物体的全部真实
B、任何证据只需要反映事实的某个侧面
C、在法庭审理中,有些照片虽然不能成为证据,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D、有些照片是通过技术手段合成或伪造的
34: 岁末年初,一场“泄密风波”突如其来,包括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网站CSDN、天涯社区等数家知名网站的用户信息外泄,在网上曝光的用户信息条数过亿,被称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危害最深的泄密事件”。一时间,短信、电邮、网站弹窗纷纷发出警示,强烈建议用户修改密码,“今天你改密码了吗”俨然成为网民之间的问候语。“谁来保护我的信息安全”成为公众的揪心之问。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单项选择题
A、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须予以重视
B、知名网站的信息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C、及时修改密码是保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D、网民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普遍担忧
3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36:电脑:电子邮件:照片( )
单项选择题
A、毛笔:国画:字帖
B、卡车:货物:冰箱
C、空调:温度:冷气
D、手机:信息:彩信
37:逆城市化,也叫城市中心空洞化,是指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交通条件日益拥挤以及地价日益上涨等原因,市区的人口向外迁移,迁向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小城镇,所出现的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根据定义,下列选项属于“逆城市化”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甲县近年来发展新城区,吸收了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新城区人口明显增长
B、受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城市企业大规模裁员,加上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农民工纷纷返回家乡
C、北京的中心城区人满为患,交通压力日渐增大,人口逐渐向昌平、望京等近郊区转移,使其繁荣起来
D、从2000到2008年间,有上百万人离开纽约去乡村定居,据说其中大多数人是被乡村淳朴美丽的自然环境所吸引
38:关羽:武圣
单项选择题
A、李白:诗仙
B、玄奘:唐僧
C、曹操:奸雄
D、孔子:文圣
39:有人说:“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以下哪项最能驳斥上述判断?
单项选择题
A、也许有的非哺乳动物是胎生的
B、可能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胎生的
C、非胎生的动物不大可能是哺乳动物
D、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不是胎生的
4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更多试题请访问:公务 员考试通关题库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