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行测

    三星堆遗址文物(三星堆的文化遗址)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14:58:15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三星堆遗址与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遗址与三星堆文化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

    三星堆遗址又有重要收获!

    20日在成都举行的“考古中国”

    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

    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

    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

    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在新发现的5号坑中,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黄金制品,其中包括一张独特的金面具。与三星堆遗址1、2号坑中出土的金面具相比,此次最新出土的金面具,显得格外厚重且与众不同。

    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6座“祭祀坑”

    三号祭祀坑器物露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央广网发)

    “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持续支持四川省开展三星堆遗址考古调查、发掘。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19平方米之间。

    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国家文物局已确定“川渝地区巴蜀文明化进程研究”作为“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以三星堆、竹瓦街、小田溪、城坝等等遗址为重点,深入研究川渝地区文明演进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总体格局的历史进程。

    接下来一起了解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是分布在中国西南的四川盆地内,年代范围大致在公元前1700年至前1200年间的青铜文化。该文化以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三星堆遗址为典型遗址,范围广大,因该遗址最主要的考古工作和最重要的考古发现都集中在名为“三星堆”的土丘周围,故名。三星堆遗址是成都平原持续时间最长的先秦聚落和城邑,也是长江上游地区已知的规模最大的青铜时代古遗址,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是四川盆地最早的青铜文化,在中国青铜时代考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星堆遗址的三种文化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区西北约7千米的鸭子河畔,行政区划地跨南兴镇和三星镇,南距成都市区40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0°59′38″、东经104°11′58″(图1)。遗址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东西长5千米至6千米,南边宽2千米至3千米,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北部的“月亮湾”和“青关山”,以及城西的“仁胜村”等地点最为重要。

    图1三星堆遗址的位置

    遗址发现于1929年。当时一位姓燕的农民在该遗址的月亮湾地点偶然发现了一个玉器坑,根据这个线索,1934年,华西大学博物馆对三星堆遗址北部的月亮湾进行了调查和发掘。1951年,四川省的考古学家调查了三星堆遗址,首次在遗址南部的三星堆地点发现大片文化堆积。从1980年到1986年,四川省的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连续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基本上把握了该遗址的纵向演变过程,并提出了三星堆文化的命名。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南部名为“三星堆”的、后来证实为人工堆筑的土丘西南侧,先后发现了两个器物坑,出土了大量金、铜、玉、石、骨、牙、陶质的器物,从此,三星堆遗址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1987年至1996年,考古学家先后确认了三星堆东、西、南三道外城墙,并对遗址西北部的纵横两道内城墙遗迹进行了解剖,从而认识到夏商时期的三星堆遗址是一座被宽大土城墙围绕、西北部还有一个内部小城(月亮湾小城)的规模宏大的城邑(图2)。

    图2三星堆古城平面图

    1997年,在三星堆古城的西城墙外,发现了仁胜村墓地,使得人们对三星堆遗址的生者与死者空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2000年迄今,三星堆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一直都在进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家不仅对遗址做了全面钻探,还通过考古发掘新确认了三星堆东北小城(仓包包小城),新揭露了西北小城北部的青关山大型建筑群,进而对三星堆遗址的分布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根据三星堆遗址的地层关系、遗迹状况和器物风格,考古学家已经知道,三星堆遗址跨越了相当长的时间,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龙山时代一直到青铜时代的商周之际(约公元前2500年至前1000年),前后延续达1500年。遗址可以划分为早、中、晚三个大的时期(有的考古学家将中期即三星堆第二大期划分为两期,这样三星堆遗址就被划分为四期),三个时期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三星堆遗址第一大期是宝墩村文化(前2500年至前1700年),第二大期是三星堆文化(前1700年至前1200年),第三大期属于十二桥文化,除了第三大期外,其馀两大期都经历了所属文化发展的全过程。

    通过三星堆遗址的分期研究,可以知道,在宝墩村文化向三星堆文化转变的时期,成都平原许多宝墩村文化古城先后废弃,唯有三星堆这个聚落开始崛起并成为一个区域中心;而当三星堆文化向十二桥文化转变的时节,三星堆古城也应该发生了重大的政治事件和社会变故,城中的主要居民很可能迁移到了其他地方,其中一部分有可能迁徙至成都市西郊,在那里新建立了金沙村古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三星堆文化与古蜀历史

    通过多年的考古工作和研究,考古学家对三星堆遗址及其文化,已有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尽管三星堆遗址还没有发现文字,但三星堆器物坑出土的大量其他文化所不见的青铜像设等高品级文物,直观地向我们传递了大量的重要历史文化信息,笼罩在远古迷雾中的三星堆王国,已经露出了它部分的“庐山真面目”。

    首先,三星堆王国的族群构成是多元的,除了原先生息在成都平原上的当地新石器时代的族群外,还有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迁徙而来的族群。

    其次,三星堆王国的社会结构主要由两个族群组成,具有早期国家的一些特征。

    其三,三星堆王国的人们已有复杂的宇宙观,有以太阳神为至上神的原始宗教,形成了与太阳相关的鸟和眼睛的象征寓意。

    其四,三星堆王国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古代国家,主要采取军事杀掠的高压手段进行统治,原先古城林立、村落密布的成都平原及四川盆地,已经基本空荒。

    其五,三星堆文化可能是早期古蜀国的遗存,有可能的古蜀王朝世系是传说中的“柏灌”王朝。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蜀人最早的先王蚕丛说:“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三星堆文化都有突出表现眼睛的特点,突出表现眼睛的文化有可能属于古蜀人的遗存,三星堆王国有可能是最早的古蜀王国。当然,这种考古材料与古史传说的系联,还需要更多的材料来验证。

    来源:《文史知识》

    刷题巩固

    下列考古发现与古代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

    A.三星堆遗址 三国时期·蜀国文化

    B.马王堆墓地 汉朝文化

    C.河姆渡遗址 夏商周文化

    D.大明宫遗址 明朝文化

    【解析】B。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而蜀汉是三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B项正确,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马王堆汉墓共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贵文物,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保存完好的墓葬结构及丰富的随葬品,是汉代生活方式、丧葬观念的完整呈现。

    C项错误,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距今约7000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重要的文化遗址。夏商周文化集中在黄河流域,夏文化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商以殷墟遗址为代表,周以镐京遗址为代表,西周中后期逐渐向长江流域发展。

    D项错误,大明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初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宫殿遗址。大明宫是唐代三大宫中规模最大、最为辉煌壮丽的一座宫殿。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都不在西安。

    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