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公务员考试面试人际关系题及答案)
- ·下一篇文章:公考面试答题锦囊之作答务实性怎么写(公务员面试实践题的答案原则)
2013年新疆公务员考试时间(2013年新疆公务员行测真题及答案)
7月1日,新疆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gjgwy.org/xinjiang/)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局获悉,根据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迟考录用公务员、工作人员笔试时间公告,原定2013年7月6、7日举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人员笔试推迟。具体笔试时间另行通知,其他工作顺延。
定义判断是新疆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部分的题型之一,也是逻辑学基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新疆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定义判断题目大部分为单定义判断。新疆公务员考试网认为,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单定义判断的解题方法。更多的定义判断练习题考生可参考“2013年新疆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http://www.gjgwy.org/201303/2281.html),“新疆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之行测知识树”以树形结构的形式将行测考试中所有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树干”分为六个“主枝”,每一章节又有一个小的树形图,全部知识点在树上都有所体现,让考生拿到书就知道全部考点,对于考试的内容及自己复习的进度能一目了然。
单定义判断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两种:提取要点法和归纳关键信息法。
一、提取要点法
提取要点法是解答定义判断题目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要想准确地提取出定义的要点,可以从主体、客体、主观要素、客观要素四个方面考虑,其中主观要素是指目的、目标等,客观要素则是指采取的手段、达到的效果等。实际上很多要点是可以通过提示词来确定的,我们总结常见的要点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表主体
主体,就是行为或事件的发动者、当事方。主体一般位于定义项的前面,除了要重点关注主体本身外,还要特别注意主体的修饰词如主体的数量、主体的性质等。一般来说,有明显主体的定义多为法律类、行政类定义。
主体一般可作为定义的要点,有的题目仅仅依靠区分主体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但这样的题目毕竟是少数,实际上大多数题目需要结合其他要点来确定答案。
易混淆主体类型及含义:
1.行政机关:简称“政府”,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包括政府以及有关功能部门(官僚机构)。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在通常意义上不属于行政机关,而是司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政协、议院不属于行政机关而是立法机关。
2.行政主体:指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驶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二)表客体
客体,是指行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象。单独以客体为要点的定义比较少,很多定义中的客体都是省略的,即使出现一般也需和其他要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判断。
(三)表目的
有些定义中会明确指出其目的,即主观要素,也就是行为者主观上具有什么样的动机、意图,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目的。
常见提示词:“达到什么目的”、“为了……”、“确保……”等。
(四)表原因
有些定义中规定了某些行为的原因,这类信息一般也是定义的要点。
常见提示词:“由于…”、“出于…”等。
由于表原因的要点的特征词很明显,较易发现,所以考生更应重视对选项中所述事件或情况的分析。找准选项的原因,有助于可以快速锁定答案。
(五)表条件
有些定义中还包含了一些成立的前提条件的,也应该引起注意。
常见提示词:“以……为前提”、“以……为基础”、“在……条件下”、“……时”等。
定义中出现的条件,常常以定语或状语的形式出现,特别要注意时间、场合等特殊条件。考生在做题时对于表示条件要点的细节内容也要做到对应。
(六)表方式、方法或手段
有些题目定义有表示方式、方法或手段的关键信息,这也是要引起注意的。
常见提示词:“通过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手段”等。
在法律、经济和管理类的定义中出现方案、行为的可能性非常高,表方式和手段的要点也多出现在这两类定义中,遇到这类定义的时候,考生可以重点观察是否有方式、手段类的定义要点。
(七)表结果
除了上面几种要点外,有些定义还会明确指出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等。
常见提示词:“造成…”、“导致…”等。
实际上,在新疆公务员考试中,大多数定义判断并不能仅仅依靠一个要点就能辨别,而是要通过多个要点来确定答案。而且不同的定义的要点类型也是不同的,往往是各种要点的自由组合,有的是主体和目的,有的是方法和结果,有的是主体、客体、方法、结果的综合,大家在找要点时一定要全面考虑。
二、归纳关键信息法
有些题目所给的定义并不能明确区分出各种条件,但其中仍然包含关键信息。但是不同的题目其关键信息并不相同,考生要排除冗余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有时还可以通过对比选项来确定题干的关键信息。我们发现,这类定义多出现在心理学、管理学概念中。
归纳关键信息的步骤:
1.找到定义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2.归纳概括出关键信息;
3.对比各选项,选出符合或者不符合定义的一项。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