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考 错位加减法(公务员错位加减法例题及答案)
- ·下一篇文章:呼和浩特海关报关厅电话(呼和浩特报关厅电话)
听证会制度是什么意思(听证制度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一)价格听证会制度分析
1.事件回放
(1)价格听证会成了“涨价”交响曲。
2004年12月,北京市发改委就北京地区6个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申请调整门票价格一事举行听证,这次事关全国游客利益的价格听证。参会21名代表竟以北京市民为主,会上代表一致同意调价方案。
这次听证遭到舆论普遍质疑,被媒体称为“北京人涨价,外地人埋单”、 “地方利益集团对公共利益的剥夺”。另外,黄山等风景区门票调价听证会也都出现类似情况。“一边倒”地同意涨价,成为当前价格决策听证会的主基调。
(2)一些听证会程序合法性遭到质疑。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门票价格听证会”邀请25名听证代表,按规定必须有17名代表到场会议才能举行,实际只到场14名代表,但组织者仍完成了听证程序,事后门票定价正是申请方申请的价格。2004年9月天津物价局组织的供热调价听证会还未召开,由物价局提供的“多数代表认为可以适当提高供热价格”的新闻通稿就已出炉。
(3)听证制度遭遇“公共信任危机”。
2004年7月,广州市物价局为举行油制管道气价格调整听证会向社会征集20名市民听证代表,一周过后仅有两人报名。媒体调查发现,市民对听证会的作用和可信度都心存疑虑,认为听证会“作用不大”和“没有作用”的比例达30.3%,市民将原因归结为听证会“代表性不广”、“走形式”和“信息不真实”三个方面。
2.政府措施
《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出台以来,全国各地已举行了数千次的各类价格听证会,热闹之余,问题也纷至沓来。针对目前一些地方的听证会存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表示正在着手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修改《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
3.政策分析者述评
评论一:听证背后利益博弈的不均衡。公共选择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自利者,经营者与消费者出于各自的理性行为,前者希望提价,后者希望降价。听证,事实上是相关利益主体的迭演博弈过程,是以政府为“裁判”的公众与垄断集团之间的利益博弈。听证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政府公共决策调整的受益者、承受者等利益相关人员同时引入决策程序,从而使价格决策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然而现实中,这一博弈过程往往是不均衡的,公共政策调整有违背“公共性”原则的倾向。表现之一是政府操作有待公正。我国虽已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那些关涉听证的行业多半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听证的价格或收费,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财政投入或支出,如水电价格、医疗服务价格、道路桥梁收费等,一些听证会前政府实际已确定了意见方案,听证不过是使决策合法化的例行程序而已。再者,依据西方的管制俘虏理论,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广大消费者没有动机“收买”管理者,而经营者由于其“收买”行为所带来的收益没有外部性,则倾向于去“收买”管制者。这种非正常的、不合法的“场外交易”使原本均衡的博弈态势被打破,一些政府为预设的“租金”所收买,成为相关利益集团的“合谋人”。表现之二是博弈双方地位不平等。我国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或部门在听证制度上具备绝对强势地位,虽然《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规定经营者、政府主管部门和消费者等三类主体都可以要求举办听证会,但实际上,集体行动由于存在“搭便车”问题,单个消费者很少有足够动力提出请求,于是垄断行业和部门事实上成为价格听证提出和启动的唯一渠道。另外,信息不对称又带来了话语权的不平等。目前听证会绝大部分是由被听证企业提供成本、盈亏等资料,消费者受认知能力和时间所限,难以掌握真实情况,信息上的不对称使双方话语权沦为事实上的不平等,谈判地位呈现非对称状况,甚至出现消费者“虚位”现象。
[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