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考申论范文(公务员申论写作题目)
- ·下一篇文章:城市新青年作文(新青年城市体验营)
政策理解类面试题题库(面试政策理解类答题思路)
结构化面试考试中,综合分析题是比较难的一种题型,也是考核考生素质比较全面的题型,一直是国家及地方公务员面试必考的题型。综合分析题的具体分类有很多种方法,从服务考生备考、便于理解的角度考虑,分为社会现象类、名言俗语类、政策理解类、故事理解类,本篇重点中公教育专家讲解政策理解类。
(一)解题技巧
1.基本思维方法
2.解题思路
根据政策的内容、执行效果和实际作用,可以分两个方向进行作答。
A.积极支持类:亮明观点—政策意义—政策隐忧—政策完善
B.辩证分析类:亮明观点—政策分析(辩证分析)—政策优化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此类题型有个基本规律,称之为“两个凡是”——凡是中央政府的决策,往往是支持的,更多侧重于意义和实施方面;凡是地方政府的决策,往往是辩证的,更多侧重于改进和完善的方面。请记住,是“往往”,并不是“绝对”。
(二)经典真题精讲
1.积极支持类
【例题】重庆市人保局等部门下发文件:到2010年年底,对全市35岁以下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又没有在校学习或者补习的在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将视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予以辞退。对此你怎么看?
【审题关键】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 没有在校学习或者补习的 在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 辞退
【中公答案】
很多人认为公务员就是“铁饭碗”,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就开始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而重庆市出台这项政策,目的就在于督促公务员加强日常学习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个人文化素质与工作能力,体现了当地政府对公务员能力的更高要求,是对公务员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贯彻,此举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国正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文化水平,才能充分完成好国家交予的各项任务。其次,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和各项社会制度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时期,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要想在新时期顺利完成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就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满足当前国情下政府职能转变与职能实现的需要。再次,当前在有些公务员身上,确实存在着思想松懈、疏于学习的现象。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学历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实际能力的提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这样说过:“有些干部学历越来越高,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所以,对于官员工作情况,更应该在平时进行考查,建立起严格的工作监督体系和淘汰制度,让官员干部们真正动起来办事,这才是提高政府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根本。
“活到老,学到老”,在生活中,我是一个热爱新知识的人,如果我成为一名公务员,我更会牢固树立起终身学习、时刻不放松的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学习、认真研究、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以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更加专业的业务能力、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法,为人民群众办好事、服好务。
【中公点睛】
本题思考的核心在于公务员需要的是学历还是能力。毋庸置疑,对于公务员来说,我们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高效的办事能力。而该项政策的出台正是为了促进公务员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办事能力,这也是本题的“靶心”。把握这一中心之后,无论是对该项政策的分析,还是措施的思考,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即可。
2.辩证分析类
【例题】现在有的大学在自主招生中新设一个“圆梦计划”,对农村家庭中三代以内没有大学生的学生进行特招,请问你对这个政策有何看法?
【审题关键】自主招生 三代没有大学生 特招 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
“圆梦计划”计划将“三代无大学生”作为考生被推荐条件之一,其出台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更多农村孩子完成大学梦,虽然作法很新鲜,但是并无不妥之处。
第一,就我国现在的教育情况而言,相比城市教育,农村的教育,在教师素质、硬件投入、资源利用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第二,“圆梦计划”恰恰给了农村孩子一个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因为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大学生就代表着整个家庭希望,能够摆脱贫困,是整个家族莫大的荣耀和动力,如果好几代人都出不了一个大学生,几乎意味着贫困还将延续;第三,近年来,高校招生越来越青睐并有利于城市学生,特别是在自主招生领域,其评价体系以城市学生为本位,再加上路途遥远、花销不菲等原因,致使农村学生基本上与自主招生无缘,城乡天平严重倾斜,因此,进行特招这一政策的出台也是一种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体现。
就政策出台这件事本身而言,制定什么样的规定,这是高校应有的权力:“圆梦计划”属于自主招生范围,在此范围内高校拥有招生自主权,可以在考分之外另设一些条件,以招收更符合自身特色、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的学生。
不过我们也看到,该政策出台后,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有人直呼“太雷人”,反映出人们对于政策的理解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该政策如何真正实现公平存在忧虑。
这就要求对于政策的落实一定要到位,公正、公平地把关考生条件门槛,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选拔,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社会各界也要承认“农村教育条件较差”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全面客观地看待农村学生的素质,优待农村学生,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鸿沟。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对于政策理解类试题来说,大家在备考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对相关背景材料进行收集整理;第二,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大家要做好分析,面对问题,大家不要仅仅满足于了解“是什么”,同时也要明确“为什么”,怎样做才能更完美。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大家要把握“政府角度”和“辩证思维”,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的,对问题的认识力求全面、深刻。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