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如何找图形的规律(行测图形找规律题的技巧)
- ·下一篇文章:申论议论文结尾写法(公安申论万能开头和结尾2019)
环保督察政策(环保督察经典案例)
日前,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拉开序幕,8个督察组将陆续实施督察进驻,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开展督察。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中央环保督察再度利剑出鞘,实现对全国各省(区、市)督察全覆盖,展现出中央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心、推动绿色发展的信念。
环境保护持续发力,绿色发展引领深刻变革,绿色生活成为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尤其是新环保法生效以来,我国的环保执法取得了重大进展,执法力度、处罚力度大大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大大提升,严重的环境违法情形逐渐减少,环境质量也在日益改善。但实践中依然有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需要中央环保督察来啃硬骨头。前段时间通报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典型案例也说明,如果缺乏“四个意识”、缺少监督落实,理念不会自动转化为行动,中央的决策部署也可能难以落到实处。在现实生活中,重发展、轻保护的观念在一些地方仍然根深蒂固,环保陷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中央环保督察长效机制,正是要以制度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为环境保护的贯彻落实提供制度保障。正如中央深改组会议指出的,“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
“原来治污就像打一巴掌,这次感觉刀真的架在了脖子上。”来自被督察企业负责人的感言,真实地反映着中央环保督察动真碰硬的力度。“为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多见”“存在生态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的问题”……纵览前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的反馈意见,措辞越来越严厉,点名越来越具体,这些变化折射出中央环保督察绝不是走过场,而是真刀真枪、力求实效。立案侦查超过千件,立案处罚超过万家,约谈、问责均超过万人,这些实打实的行动让长期偏软的环保法律法规长出了“钢牙利齿”,让环境保护从“不通电的高压线”变成不可逾越的红线。可以预期,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也将掀起环保冲击波,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
更应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中央环保督察正在形成能够施之长远的制度经验和鲜明特点。比如说,创新环保督察工作方式,既注重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善于与群众良性互动。“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中央环保督察以环保党政同责落实情况为督察重点,既查污染企业,更督党委和政府,就是为了让各级党委和政府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同时,从开通举报电话,到一线实地暗访,中央环保督察也注重与当地群众密切互动。“奔走呼号了10多年的苦难事,向督察组报告不到3天就解决了,大快人心!”群众的呼声,说明上下联动就能形成强大合力。中央环保督察也许有时间限制,但更好树立起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激发起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就能涵养出促进绿色发展久久为功的力量。
再比如说,树立问题导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公布反馈情况,就明确提出“大气污染突出”“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直面问题的勇气、求真务实的态度,让不少媒体感慨“污染‘脓包’被逐个刺破”,树立起中央环保督察的公信力。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拉开序幕,也明确要求,既盯住中央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又检查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的区域流域及整治情况;既督办人民群众反映的身边环境问题的立行立改情况,又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乱作为情况。这正是要把问题导向贯彻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决心来推动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这段时间以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奇迹感染了不少人:荒原变成林海,沙漠变成绿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展现出绿色发展的蓬勃生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中央环保督察正是要以制度的刚性确保落实,促进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落地生根。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