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行测成功经验

    言语理解及表达详细分析(附经典例题)

    作者:郭兴贺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9 05:45:29

    一、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和解题技巧
    第一种题型:词语替换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替换句中划线的部分,尽量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例题送货上门当然是促销的一个好办法,但如果我们送上门去的不是优质品,甚至是假冒货,又怎能受到客户的欢迎呢? A垂青 B青睐 C表扬
    D好感
    解答:用"青睐"替换"欢迎",最能保持句子的原意。
    第二种题型:选词填空。
    从所给的四个词或四组词中选出一个或一组来填入句中的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
    例题旅游胜地名泉多,但"天下第一泉"就有四处。而《神州名泉》一书列为天下第一的名泉竟达十处。到底谁是第一,恐怕陆羽再世,也会感到_____的。
    A苦恼 B怅惘 C劳神 D难断
    解答:"苦恼"是指痛苦烦恼;"怅惘"是指惆怅迷惘;"劳神"则是指精神上的疲劳,因事件难以处理而感到烦恼;"难断"是指难以作出判断。此题中只有"难断"使原文意思表
    达得最准确。
    例题对盗伐林木者要严肃查处,如果姑息肇事者,少数人得不到惩处,就会使更多的人_____ ,最终使国家资源蒙受损失。
     A以身试法,肆无忌惮,群起效尤
    B肆无忌惮,以身试法,群起效尤
     C肆无忌惮,群起效尤,以身度法
    D群起效尤,以身试法,肆无忌惮
    解答:只有选项C才能使原文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故正确答案为C。
    这两种题型主要考察应试者对词义的辨析,而被辨析的词主要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造成了辨析词义的困难。
     第三种题型:语句表达。这种题型注重考查应试人员对于语气、词序、语法结构等在言语表达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具体的形式有多种, 这里仅举五种。
    第一种形式: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没有或有歧义的一句。
    例题下列四句话中有一句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请把这个有歧义的句子找出来:
     A他父亲最近到云南去考察工作。
    B新来的老张的助手登台唱了一首歌。
    C房管所的门外停着一辆大卡车。
    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一辆接着一辆驰过。
    解答:选项B有歧义。从"新来的老张的助手"中不知道"新来的"是修饰"老张"还是修饰"助手"的,故正确答案为B。
    第二种形式: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有或没有语病的一句。

    例题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阅读理解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 B阅读与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 C阅读是否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D阅读能力好坏的标志是理解。
    解答: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皆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第三种形式:从所给的几句话中选出缺少必要成分或有多余成分的一句。
    例题下面四句话中有一句缺一个必不可少的"的",请找出这一句:
    A驰名中外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解决了岷江泛滥问题,使受益农田达三百多万亩。
     B《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介绍了她的事迹,她被武汉大学授予"模范教师"称号。
     C二战后,二十多年,慕尼黑一些古建筑上依然可以看见战争痕迹。
    D北京西山碧云寺是由明朝的大太监刘瑾出资兴建,他想把碧云寺附近作为自己死后的墓 地。
    解答:选项D"出资兴建"后缺少的一个"的","是……"无着落,其他三句不缺少"的 ",故正确答案为D。
    第四种形式:从所给的几句话中选出写得最连贯、最顺的一句。
    例题下列各句,哪一句写得最连贯?
    A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和对产品的设计和功能进行必要的分析是加强成本事前控制的关键 。
    B加强成本事前控制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是对产品的设计和功能进行分析。
    C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分析产品的设计和功能是加强成本事前控制的关键。
    D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和分析产品设计和功能是加强成本事前控制的关键。
    解答:选项A、B、D虽然没有语病,但句子成分之间衔接不紧,显得冗长、拖沓,而句子C则显得连贯、得体,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五种方式是对长句的意思进行准确的理解。即先给你一个复杂的长句,然后针对长句提出一个问题,提供四个选项,要求你根据长句的意思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选择出正确答案。
    例题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地方法院究竟允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A允许 B不允许 C同允许和不允许无关 D对允许和不允许不置可否
    解答: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即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这一方式主要考查应试者对长句语意的理解和语言的组合、表达能力。解这样的题要用紧缩法,先把主干成份分析出来,再对各个长定语进行分析。在这种题型中,往往使用多重否定扰乱应试者的判断(如上例),只要利用"否否得肯"的规律,对长句子的各种成份尤其是定语进行分析,应试者也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下面谈谈辨析语病的技巧
    (一)语病的种类。
    1、词语使用不当
    (1)同义词混用(因词义轻重、适用范围、褒贬色彩、语体风格不同而混用)。(2)词性误用(名词、动词、形容词词性相混,及物与不及物动词误用)。(3)虚词错用(虚词个性强,常发生副词、连词、介词内部混用)。(4)代词使用不当(指代不明,近指远指相混,人称不当,疑问代词"怎么、怎样"相混)。(5)数量词使用不当("二、两、俩"使用不当,数量关系--倍数、分数、增加数--表示不当)。(6)生造词语。(7)成语误用。
    2、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句首滥用介词,不该省的主语省去了)。(2)谓语残缺(通常是将谓语中的中心词或该用的能愿动词遗落了)。(3)宾语残缺(通常因宾语前的修饰成分复杂而将中心词落掉了)。(4)修饰成分残缺(定语、状语是个短语构成的,落掉的短语中的某一部分)。
    3、搭配不当
    (1)主谓不搭配(大多数是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是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有某一部分不搭配)。(2)述(动)宾不搭配(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和习惯上搭配,当动词带两个以上的宾语时,常发生后边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的情况)。(3)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不搭配(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不搭配,补语和中心词不搭配)
    4、语序不当
    (1)主语位置不当。(2)定语、状语内部成分颠倒(定语、状语内部成分复杂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3)修饰成分和中心词颠倒。(4)词语顺序不合事理。(5)分句顺序不当。(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的前边)。
    5、结构混乱
    (1)结构杂糅(某句话前半段是一种结构,后半截是另一种结构)。(2)语句拼合(该说的两句话硬接在一起,应断开并补上后一句陈述的主语)
    6、逻辑语病
    (1)概念问题(用词不当从逻辑上说是概念不清,前边已谈到,这里指另几种:概念间关系不清,如同一关系、种属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偷换概念,在一个表述过程中同一个词的概念不能变换)。(2)判断不当(否定不当,判断不注意分寸,前后照应失当,前后表达矛盾不合事理)。(3)推理不合逻辑(前提不正确,推出的结论错误;结论和前提没有逻辑关系;强加因果、条件关系)。
    7、修辞语病
    累赘繁冗(中心词和修饰成分表义重复,谓语有赘余成分,动词宾语表义重复,修饰语有多余成分)。(2)语气失当(语气词使用不当,委婉或强调分寸不当)。(3)句式欠当(主动句、被动句使用不当,长句、短句、整句、散句、肯定句、否定句使用不当)。(4)音节失调(音节不匀整,读起来拗口)。(5)表义歧解(句子的意思可做不同的理解)。
    (二) 辨析语句是否有毛病的分析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做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如:不管天气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如: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用紧缩法,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事情卫星可完成","事情"不能说"完成",只能说"做完",这儿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3、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
    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如:
    (1) 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 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1) 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2)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辨析出语病,有时还有修改的问题,修改的方法主要是:1、增添词语。2、删去词语。3、更换词语。4、调整语序。5、更改结构。这已不是本次网上辅导的范围了。
    另外,查找语病的方法,用得最多的是"排除法",即当题中各句之间并不相同时,病句类型又无暗示,难度较大,就把明显有语病的排除出来,一句一句地排除,先易后难。
    为便于考生掌握病句,下面将把常见的病句类型列举出来,供大家领会。
    1、 过去我学习时,既不做读书笔记,又不写提纲和摘要。(语离不当)
    2、 因为他经常做这种事,于是大家一看到这事就首先想到了他。(关联词不当)
    3、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时,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的工作。(成分残缺)
    4、 优先发展能源的开发事业,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否持续迅速增长的大问题。(搭配不当)
    5、 他使劲地用脚骑着自行车向前赶去。(多余重复)
    6、 在大规模的"双增双节"运动的推动下,广大工人群众更加确定了主人翁的思想。(前后脱节)
    7、 改革是一场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能否振兴起来的大事。(量词不当)
    8、 他的爷爷仍然健在,享年83岁,精神尚佳,(语意矛盾)
    9、 一个学生,只有确立了远大的理想,你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称代混乱)
    10、 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便于服务为原则,改革了处方,工艺和剂型。(句式杂糅)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