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从2010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中得出的启示
- ·下一篇文章:2009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命题分析
2009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命题分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迅速准确理解、综合分析及运用能力。2008年和2009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中对此部分的题量作了一些调整:选词填空保持10题未动,语句表达缩减为5题,而阅读理解增加至为15题,阅读量明显加大。详见下表:
表一 四川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历年题型题量
这些题型考查目的明确,阅读量适中,备受命题人青睐。预计2010年考试将继续采用这三种题型,但在整体难度上将略有上升。
(一)片段阅读命题特点及考试趋势
从上表可以清晰看到,片段阅读已成为阅读理解部分的主流题型,而篇章阅读正逐步退出公考舞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试难度的降低,因为在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中,阅读理解部分的题量有了提高,现在基本稳定在15题,占到一半。相较于原来的10题,需要考生阅读的材料就有所增加;同时片段阅读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较难的题型,题量的增加要求考生具有更高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样的变化就要求考生首先能够迅速判定所给文段属于哪种题型,再进一步判定是需要宏观性地阅读全部文段还是只要微观入手抓住细节信息即可,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在文段阅读中抓住考点。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片段阅读这几年题型变化如下表:
表二 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的题型题量变化
1.主旨概括题
通过表二可以看出,主旨概括题是片段阅读中的主流考查题型,几乎每年都占据片段阅读的半壁江山,是需要考生重点复习的题型。针对主旨概括题,考生应该抓住文段中的关联词语,判定与掌握文段中句群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段表达的重点所在。我们具体看下例:
例1.近年来,汉语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有人愿意这样说,有人愿意那样说。对此,语言工作者应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看到那种盲目效仿港台语,或者为表现个性而表现个性的刻意“创新”,不闻不问是不对的。我们应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但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新词新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时代的色彩
B. 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语言运用的主流进行规范
C. 对盲目效仿和刻意“创新”的语言应进行规范
D. 对新词新语过分挑剔不利于语言的创新和发展
解析:这是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先列出社会上存在的语言现象,接着指出对待这种现象的错误态度。最后一句话用一个“应”引出结论: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对转折词“但”引领的内容进行概括,即这种规范应该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答案为B。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