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行测成功经验

    2007-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命题特点分析

    作者:郭子煦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10 07:21:00

    2010年度的国考行测继续着2009年的调整,总体呈现出以下两大特色:

    一方面,行测五大模块的排列顺序重新调整为2009年以前的模式,即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的顺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较为科学、合理。

    另一方面,试题在各部分的题量分布上也有所调整。资料分析题目增加了5道,数学运算减少了5道;图形推理增加了5道,类比推理减少了5道;总题量则保持不变。资料分析需要的是考生阅读分析资料的准确度和速度,比数学运算更贴近实际工作需要,可见实际操作能力是以后考试的重中之重。类比推理则是所有行测试题中最简单的,而图形考查的是考生的基本思维、视觉感官,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类比推理与图形推理的此消彼长预示着国考行测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强。

    下面,我们就各部分进行具体分析: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0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延续了2009年的基本形制,难度也基本未变。选词填空的取材则略有变化,在以前从社科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选材的基础上增加了散文等文学体裁的考查。片段阅读没有太大变化,就是含有大量关联词语材料逐渐变少,更加强调考生对材料的整体分析。2010年再次出现了对句子排序题型的考查,所以这种题型希望考生能够加以重视。

    二、数量关系 题量减少,难度略增

    1:数字推理

    2010年数字推理考察了5道题,除了1道考察合数的拆分、1道考察分数外,其余几道考察的都是多次方,依然是横向地推的多次方和纵向延伸的多次方并存,足见多次方的重要地位。本年度的5道题除第五题分数数列略有难度外,其余几道按照知识体系套用应该很快能够得到结果。例如第42题:

    1, 2, 6, 15, 40, 104, ( )

    A.185 B.225 C.273 D.329

    【解析】:整体观察此数列的特征,可发现此数列为递增数列,首先想到做差,然后观察做差后的数列特征。解题如下:

    1 2 6 15 40 104 (273)

    作差

    1 4 9 25 64 (169)

    ↓ ↓ ↓ ↓ ↓ ↓

    12 22 32 52 82 (132) 底数构成和数列

    可见,对于常规型数字推理来说,理清做题脉络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数学运算

    本年度的数学运算由过去的15道题变为10道题,但是考题的难度比往年有所提高。纵观整个10题,不管是“必备”的排列组合、行程、容斥、几何,还是其他如方程、日期年龄等小知识点,都体现出了一点——对于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

    例如46题:

    某单位订阅了30份学习材料发放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

    A.7 B.9 C.10 D.12

    【解析】:方法一:采用隔板法。先给每个部门发放8份材料,还剩30-8×3=6份材料,在这6份材料的5个间隔中放上两个隔板,即可保证每个部门至少得到了9份材料,不同的方法共有 =10种。

    方法二:先给每个部门发放9份材料,再考虑将剩下的3份材料发给这三个部门。若3份材料发给一个部门,有3种情况;若3份材料发给两个部门,有6种情况;若3份材料发给三个部门,有1种情况。共10种情况。

    10道题目,几乎每道题目都映射出对于数学基本思想的理解,对于整除、代排等灵活思维的运用,对于题目内涵和实际考点的分析。从2010年这10道题可以看出,命题人更加明显的侧重于数学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测查,而不是题型的罗列,这就更要求广大考生把各种思想穿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思维,以不变应万变。

    三、判断推理

    1、定义判断

    2010年定义判断对法律概念考察有所恢复,其比例上升为20%,涉及内容更加广泛,知识点覆盖心理学、生态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不过选项多以事例方式呈现,所以难度增加不大。

    2、类比推理

    2010年类比推理题量缩减为5道。题量减少,但是难度并没有降低。整体来说还是保持了难度的梯度,有较简单的题,也有难度较大的题。

    3、演绎推理

    本年演绎推理考察的题型必然性和可能性的比例为2:8。必然性考察的知识点依然是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综合推理判断,对于综合推理判断这一题目里蕴含和必然性很多知识包括矛盾的知识点,同时考生如果要想做正确,依然需要将必然性的基础夯实,加强自己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可能性考察的题型为加强削弱型6道题目、评价型1道题目和解释型1道题目。加强和削弱型的题目和之前的有了以显著特点,那就是首先要把握题干的中心意思(即出题人的意思),然后四个选项中会出项两个或以上的都可以加强或削弱的,因此需要注意程度的强弱,选择加强或者削弱力度最强。

    4、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到了2010年,变化就较大了。首先是题量,其次是题型和难度。题量上由2009年的5个题变为了10个题,增长了100%,所占比例有14.28%提升到25%,题型上也个百花齐放,除了类比型没考以外,其他常见题型都有了,其中空间型更是提升到3个题。从知识点上看更是涉及了线条、小图形、阴影部分形状、移动、叠加、折叠等个方面,难度可谓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其中最难的是考查了三视图,对考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

    四、常识判断

    1、淡化考查重点,法律不再独大

    2010年行测大纲对常识判断的表述改为“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试题也确实涉及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方方方面,法律题目占有5道。这表明国考常识判断部分确实淡化了考查重点,法律不再一科独大。

    2、考查重点不回避

    自然、科技类题目达到了10道,遥遥领先于其他科目,结合上述第一点,可以推测命题人不会回避重点、热点,但最大题量出现在哪个领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五、资料分析 题量增加,难度降低

    本年资料分析题目由4道大题变为5道大题,25道小题,这是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更进一步强调了资料分析的重要性。考察的点比较集中,围绕增长这样一个考点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但是没有太多的变化,考察的比较简单。资料的给出形式保持着多样化,综合性的风格,但是总体解读起来非常容易。资料分析的基本类型包括了文字,表格,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在以前的考试中,每一年考察的都不会是所有类型的,比如:08年没有考察扇形图,09年没有考察折线图,而2010年所有的基本类型都有考察到,这是新的命题思路,考生必须对每一种资料都非常的熟悉。选项的设计很明显的侧重巧算,选项的间隔很大,从选项设置就能明显的看出降低了计算难度,主要是考察快速估算的能力。可以使用平时所用到的取整法,估算法,首数法,转化法等各种方法迅速的得到答案。而且不难看出资料分析的考试已经由原来的简单拼凑式的命题方式转变为思维层面的考察,所以更加要求考生对资料的把握能力有所提升。

    经过2008年的沉寂,2009年度的国考行测在2007年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幅度不小的调整。

    一方面,行测五大模块的排列顺序做了大幅度的调整。2007、2008年都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的顺序,2009年则调整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的顺序。由于国考行测的题量大,时间紧张,考生往往是做不完题目的,考试顺序的这一巨大变化就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临场发挥。

    另一方面,试题的难度有所加深。尤其是常识判断部分,考查的范围大为扩充,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下面,我们就各部分进行具体分析: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2009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基本沿用了2008年的基本模式,但在多方面有所调整。

    1、题型顺序发生变化

    与2008年相比,2009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最大的变化是题型顺序有所调整,原来是片段阅读在前、选词填空在后,现在调整为选词填空在前、片段阅读在后。

    2、选词填空注重考查成语

    成语型题目达到了创纪录的12道,占选词填空的60%。

    3、文意推断题型成为片段阅读的第一大题型

    文意推断题型大增到9道,超过了主旨概括题型,成为片段阅读的第一大题型,这表明片段阅读又转向重点考查考生对文意的合理推断能力,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但没有出现新题型。

    二、数量关系 数推简单,数学运算命题思想急转

    1、数字推理

    2009年的数字推理考察了5道题目。5道题目除1道分数外,其余4道均为单调递增的数列,而且变化幅度都不大,都可以用做差差的方法做出来。5题中有一道考的是多次方,但也可以用差来破解,可见数字推理中做差的重要性。09年度的数推是最简单的一届数推,考察知识点非常单一,只需要会做差就可以了,这也透射给我们一个信息,练好做差法,数字推理走遍天下都不怕。

    2、数学运算

    09年度的数学运算考察了15道题,同时沿袭了去年考试的风格——考察全面、有所侧重。09年度数学运算侧重于考察排列组合和基本方程的列式计算,同时考到了以前常考的容斥、行程……。综合来看,本次考试侧重于对方法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很多题目都可以在对数学思维深入领会的基础上运用代排、特值、整除等思想一一化解,充分体现出命题人的命题思想已经由过去的“全面细化应用”转向现在的“数学思维考察”。例如第109、114两道题目都采用了排除法,这种方法在现在的各类公务云考试中运用已经比较多了。现在我们就以109题为例来了解一下出题人的命题思想。
    已知甲、乙两人共有260本书,其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乙的书有12.5%是专业书,问甲有多少本非专业书?

    A.75 B.87 C.174 D.67

    【解析】:这道题如果直接列方程很难解出,但用排除法就比较容易。由“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那么甲有的非专业书是87的倍数,所以排除A、D;C项,若甲有174本非专业书,则甲有200本书,那么乙的专业书不是整数,所以排除C项。故选B。

    本套题目对于具备数学思维的同学很简单,用不了规定时间就可以都做完,但对于只是具备分块知识而不能把前后统一贯穿的同学来说,可能全做对要花一些时间了。所以,考生应在知识的总结和积累方面下一些功夫,力求融会贯通。

    三、判断推理

    1、定义判断

    2009年的定义判断仍然没有考查法律概念,主要考查了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等方面的概念。定义判断题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增加到2600多字,较2008年增加了500余字。增加的文字以例子或类似的其他概念出现。因此,在解题的时候,完全能够直接从定义性的文字中得出答案的,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文字都阅读一遍。

    2、类比推理

    2009年的类比推理题型的题量还是10道,但是以较新较难的填空式和三项式居多,二项式较少。抽象、综合,关系更为隐蔽,差别更为细微,迷惑性更强。词项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词项间往往不只包含一种关系,除了表面的一层关系,还隐含着更密切的关系,要求考生多方面考虑以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3、演绎推理

    本年演绎推理考察的题型中必然性和可能性的比例3:7。必然性考察的内容为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综合推理判断,假言命题推理规则的题目1道,但是有一特点是其题干类似可能性的可能性,所以需要考生对必然性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把握清晰。可能性考察的题型为加强、削弱、解释和结论型,其中加强和削弱型为3道题目、结论型为3道题目、解释型为2道题目,可能性整体上题干增长,同时四个选项明显可总结出出题人常用的迷惑项,把握其特点我们可以较快的排除一些选项,结合可能性做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快速做出选择。

    4、图形推理

    2009年的图形推理基本延续了2008年的风格,题量还是5个题,题型上的变化是把原来的1个九宫格变成了顺推型,使顺行的数量变为了3个;知识点是还是考考查了封闭空间和小图形以及重叠,另外,空间型的题有原来的折正方体盒子变成是不规则盒子,难度上升了。

    四、常识判断

    1、考查范围由单一走向广泛

    2009年常识判断的测评内容由2008年单纯考查法律大幅扩充为涵盖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方方方面。

    2、分布扁平但亦有焦点

    一方面,常识判断是有考查焦点的。2009年行测大纲就明确表示“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法律知识依然是考查的重点,有7道题目;人文知识更是高达8道,一跃成为常识判断的第一大考点。

    另一方面,常识判断的考查有分散化、扁平化的趋势。政治、经济、科技分别为4道、3道、3道,所占比重也都不低。

    3、深厚的时事背景

    时事热点几乎贯穿整个常识部分,很多考点都是围绕时事热点而展开。

    五、资料分析 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凸显国考命题趋势

    09年资料分析题目数量为4道大题,20道小题。资料的形式进一步加强了综合类型资料的给出方式,也就要求考生对不同类型材料间的关系把握更准确。考察点依然看起来很散,但是最终还是主要围绕增长和比重问题,而且考察很多细节的计算。题型上来看,综合判断题目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类型,保持2008年的综合判断题量。资料给出的数据量很大,但是最后需要考生进行思路的转化才能通过巧妙的计算快速得到答案,如果正面计算,难度比较大,也就是更加侧重考察一种思维能力。

    2008年度的国考行测试卷对考生极为有利,在题型题量上沿袭了2007年的基本模式,整体变动不大,在一定程度上综合难度还有所降低。只是在形式上有小幅变化,具体命题思路有所调整与创新。下来,就分题型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2008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在题量和基本题型上沿用了2007年的基本模式,即片段阅读、选词填空两大题型平分秋色,共40道题目。但在具体命题上有所调整与创新,难度也有所增大。

    1、片段阅读注重对文段的综合、概括能力

    片段阅读主要考查主旨概括题型、文意推断题型,还出现了语句排序题型、词语理解与代词指代的结合题型两种新题型,往年的考查重点细节理解题型则彻底没有出现。这表明命题人更注重考生对文段的综合、概括能力,考试难度进一步提高了。

    2、选词填空稳中求升

    选词填空的题干变长,所设填空也趋于复杂,最多达到了一题四空。依旧是以实词辨析为主,略微带有一点虚词的考查,但加大了对成语、语境的考查力度,成语型题目翻了一番还多、达到了7道。总的来看,选词填空题型的难度增大了。

    二、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推陈出新,计算和方程占数学运算半壁江

    1、数字推理

    2008年的数字推理考察了5个题目。5个题目的考察点较为平均,分别是倍数、分数、和、多次方、新题型,其中新题型是新引入的考试方法,如42题考到了简单的三角形式:

    未标题-2.jpg

    A.12 B.14 C.16 D.20

    【解析】:考查的规律为:三角形三个角上的数字通过简单运算得到中间数字。(7+8-2)×2=26,(3+6-4)×2=10,(9+2-3)×2=16。

    除了简单的三角形之外,倍数和分数在前两年的考试中出现的也非常的少,可以说08年的数字推理是推陈出新的一年。但是,观察此类推陈出新,我们不难发现,考察倍数的那道题我们可以用差来做,考察分数的那道题实际上是在考察局部加和性。所以,考点依旧是和、差、方,只是考试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考生应通过大量练习形成对基本题型的免疫能力,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2、数学运算

    本年度的数学运算依旧考察15个题目,题目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基本计算问题和基本方程的求解上,整体难度不大。除计算和方程所占的半壁江山外,剩下的题目照例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几何、排列组合、行程、容斥问题,实践证明这些专题是命题人喜欢考察的项目,考生要注意掌握这些题的简体方法和技巧。

    三、判断推理

    1、定义判断

    2008年的定义判断没有考查法律概念,考题内容涵盖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管理学、医学等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侧重常识类定义。阅读量则有所增大,大约为2100字。

    2、类比推理

    2008年的类比推理虽然在题量上保持了10个题的数量,但是与之前相比多有创新,题型有所丰富,除了之前出现过的二项式外,还出现了两种新题型。一种新题型是三项式:出现了并列三个词语的类比,这种题型在解题思路上与两个词语的类比没有太大区别。还有一种新题型是填空式:在题干中不预先告诉考生两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让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去确定比较要考查的关系。考察的知识点涉及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的关系、言语中的词义词性、成语;常识中的生活常识、生物常识。和前两年比较来看,整体的难度有所提升:一方面,新题型的出现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考了成语等较难的知识,有些常识考的比较深。很显然,试题的难度提升了一个等级。

    3、演绎推理

    本年演绎推理考察的题型中必然性和可能性的比例延续2007年的1:9。可能性考察的题型分布如下:加强削弱型5道,结论型4道。可能性题型的题干材料内容相对于2007年略有剪断,同时容易理解,整体难度不大。而必然性的难度增加,对于考生而言如果采用常规方法需要时间会较长,所以从2007国考开始必然性开始注重解题方法,主要是思维上要找到一个突破点,这也是必然性考察的一个趋势,需要寻找突破点(题干中的关键条件)。

    4、图形推理

    2008年的国考图形推理,题量还是保持了与2007年一致的5个题,比例也是14.28%,但是较09年有较大变化,首先是题型上出现了多样化,1个空间型,2个顺推型和2个九宫格型,其次是考查内容上也是涉及面较广,考查了盒子折叠、小图形、封闭空间、交点等知识点,因此,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

    四、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延续了上年的出题模式:题量为25道;考查的知识比较单一,全部都是法律题目;侧重测查考生的法律运用能力,涉及宪法、行政法、诉讼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刑法等。

    五、资料分析 难度回归,资料形式复杂

    本年资料分析题目的总体难度相对2007年有所回归,题目数量没有发生变化,考点没有突出的特点,但是相对来说也出现一个新的变化,通过简单的提问,更加侧重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对资料的把握能力。在题型上,综合判断的题目依然很多,但是已经回归到一种理性的考察,难度适中。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改变了给出资料的单一形式,资料给出形式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增加了文字图形相结合、两个表格相结合的资料类型,更加强调了对资料的综合把握能力。整体计算的难度不大,大部分题目都是考察细致的分析和简单的计算。

    2007年国考行测测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采用A、B卷的形式,而是统一为一张试卷。题型题量都有较大的变化,总题量由135道增加为140道,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加大。整个试卷的考查难度明显增加,考查知识点更全。从07年国考的变化可以看出公务员考试越来越成熟与规范,也可看出公务员考试行测测试的命题方向和规律。中公专家结合当年真题分析如下:

    一、数量关系 题型题量稳定,难度不大

    1、数字推理 2007年度数字推理依然为5道题,主要考点非常集中,5道题除1道逐差外,剩下4道题考察的均为多次方。其中,横向递推的多次方有1道,纵向延伸的多次方有3道。在考察多次方的题目中,有两道可以运用“逐差+构造网络+猜”进行破解。综合前两年,可见出题人非常喜欢考察多次方,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多次方敏感数,并学会从题目中提炼出局部多次方的方法。例如第43题便是一道很有代表性的题目,之前很少有这类题目,但在以后的几年中这类题目在各类公考中经常被考到。

    0, 9, 26, 65, 124, ( )

    A.165 B.193 C.217 D.239

    43.【答案】C。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项数与数项之间的关系,项数的立方加减1为对应的数项,0=13-1,9=23+1,26=33-1,65=43+1,124=53-1,所以答案为63+1=217。

    2、数学运算 07年度数学运算部分依旧为15道题。从出题方式上看,题目涉及平均值、几何、排列组合、抽屉、容斥、行程、比例、工程等专题知识,但每一部分力求简单明了,只考察本部分最基本、最常用的知识点,没有深入挖掘。可见,前几年命题人的思路主要在“广”上,没有放在“专”上。考生要想考出好成绩,需要大量涉猎各种基本题型和基本公式,但不需过多的关联和深入研究。

    二、资料分析 出现综合型题目,难度空前增大

    2007年资料分析较2006年整体难度明显加大。题目数量仍然为4道大题共20小题。考点出现了综合性的特点,不是简单的增长相关问题的考察,而是各种考点结合,包括比例的变化,比值的直接考察,当然最终比重和增长所占的份额依然是比较大的。题型发生了变化,其中综合判断题目明显增多,这类题目的增加大大提高了试题的整体难度。计算的难度也是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整体难度很大,但是依然测查考生的快算能力,很多题目虽然计算量大,但是还是需要用方法来解决,所以整体计算方法的考察也并没有减小的趋势。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加入了题目之间的联系,后面的题目要以前面题目的结果为已知数据进行判断,这样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测查,这种考查方式以后一直被沿用。

    三、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题量减半,整体难度加大

    1、演绎推理 2007年演绎推理考察的题目为10道题目。2007年题型的分布为必然性1道,可能性中结论型6道、加强型1道、削弱型1道和解释型1道(共计9道题)。其中必然性考察的知识点为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相对比较简单;结论型依然保持了题干内容长的特点,选项设置出现正确选项的迷惑项,需要严格遵守演绎推理的相关原则才能确定,显然比06年难度略有增加。

    2、类比推理 007年类比推理题量保持不变,考了10道题,涉及了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的关系,整体难度不大,迷惑性较小,题目比较常规。整体难度与06年相比略有增加,基本知识点还是比较简单,主要是常识的广度与深度有所增加。

    3、定义判断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定义判断部分10道题中法律知识的定义只占1道,比例大大下降。2007年定义判断改变了原来以法律方面定义为主的思路,增加了诸多管理方面的题目,对公务员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侧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4、图形推理 2007年的图形推理较2006年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从题量上,从06年的10个题降为5个题,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22.22%下降为14.28%;题型也变得比较单一,5个题全为九宫格;由于题量减少,难度相对06年也减小不少,从知识点看,考察点集中在对称、旋转、线条和封闭空间。

    四、语理解与表达 题量增加,变化彰显四大特点

    2007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一直延续到了2010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考查力度大幅加强

    2007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仍然出现在行测的第一部分,题量则有大幅增加,由30题一跃增加到前所未有的40题,成为国考行测的第一大题型。

    2、片段阅读、选词填空平分秋色

    题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片段阅读独挑大梁变为20道片段阅读、20道选词填空平分秋色。

    3、片段阅读侧重于主旨概括题型

    片段阅读侧重于主旨概括题型,在整体题量大为减少的情况下,主旨概括题型反而有所增加;文意推断题型则有所减少,细节理解题型更只出现了一道,标题型、结构推断题型分别出现了1道和2道。可以说,片段阅读的出题方式日趋多元化了,但难度在不断上升。

    4、选词填空以实词辨析为主

    选词填空初次出现,题目的句子还比较短,所设填空也比较少,以实词辨析为主,对语境和成语的重视已经初露端倪,虚词也有所体现,整体上还比较简单。

    五、常识判断 侧重明显,知识点单一

    2007年常识判断部分大纲主要侧重测查报考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25道全考察的法律题。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