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天津选调2020年真题(天津市选调生真题及答案)
- ·下一篇文章:2008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2018湖北公务员)
实践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实践的三个特征举例)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实践的三个特征》,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实践是主体能动的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首先,马哲的根本特征在于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比其他哲学更加科学的根本原因所在,其次,实践是马哲认识论的基本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历年考试中,出题概率很高,尤其是实践的特征,是一个重要考点。
实践具有三大特征,首先第一个是直接现实性,指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马克思认为意识也可以改造世界,但是和实践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实践改造世界是直接的,而意识改造世界则是间接的,需要以实践为中介。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又包含了客观物质性,即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结果是感知的客观实在。在这里,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工具)和对象。例如农民种地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种子、机械、土地以及最终收获的农作物,都是客观物质。
第二个是自觉能动性,指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这就告诉我们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并且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去做的活动,因为马克思认为动物没有意识,动物不会劳动(不会使用劳动工具)。马克思说“再灵巧的蜜蜂都比不上一个愚笨的建筑师”,因为尽管蜜蜂被称为“天才的建筑师”,它的蜂巢非常的美观、坚固,不过无论怎样,那仅是蜜蜂的本能而已,蜜蜂的巢穴总是千篇一律的,而建筑师建房子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类的房子各种各样,如鸟巢和水立方,就能充分体现出人类的创造性。
第三个是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指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力量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一方面,社会性强调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所以人们的活动也是具有社会性的,一个人的活动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历史性指人的实践活动是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的,人类的实践经验总是在不断的积累。
例: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国际关系和平稳定,中国就可以一门心思谋发展,而动荡的国际关系,也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很多的不稳定因素。这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征?
A直接现实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客观物质性
解析: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体现了社会历史性中的社会性,社会性强调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所以人们的活动也是具有社会性的,一个人的活动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