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文职考点解析pdf(文职考点解析大全)
- ·下一篇文章:2019陕西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2021陕西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
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包括哪些(环境信息披露现状)
环境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做表率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缺失,是目前环境治理的重大缺陷,是时候正视并解决了。
春节过后,上市公司陆续公布年报。但据《人民日报》梳理,有公司在年报中发布了较为详细的环境信息,但有些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以宏观叙述为主、缺乏具体信息,大部分公司年报则根本没提到环保内容。
有高校研究团队研究报告也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总体得分低,缺乏“干货”特别是对关键信息的公开,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
在中国的所有企业中,上市公司治理最为规范,信息披露也最为透明。连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上都“躲着走”,其他企业的环境信披状况也让人忧虑。
近年以来,我国在环境信息公开上有不小进步,但此处的公开,更多体现的是政府层面的环境信息公开,涉及企业这块的公开,几乎没多少进展。作为企业,何以敢将环境信息列为“不可说的秘密”?
这首先与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的缺陷有很大关系,按照有关环保法律,只有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企业,才强制要求公开环境信息,其他企业都是自愿公开。即便是需要公开的企业,也常常在公开上玩花招,此前甚至有企业在凌晨一两点于本地广播电台公开环境信息的例子。
其次,对于那些不主动履行公开责任的企业,相关的惩戒缺乏威慑力。例如,《环境保护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未按规定公开环境信息,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3万元,对于稍微上一点规模的企业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也难怪它们不把公开的法律义务当回事。而且,即便罚款这么低,我们也很少听到有企业因拒不公开受罚的。
再者,对于企业不履行环境信息公开责任,公众束手无策。反观美国,公众可对任何不履行环境信披责任的企业提起诉讼,法院不仅会强制公开,还会重罚企业。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缺失,是目前环境治理的重大缺陷,也是时候正视并解决了。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规范和完善,不妨就从上市公司做起。
上市公司代表着中国企业治理的最高水平,在环境信息披露上,自然不该降低要求。虑及现状,证监会也不妨联合环保部,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未来证券法的修改,也可考虑将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列为强制性义务,鼓励公众对于不履行义务的上市公司提起公益诉讼。
作为上市公司,也应拿出主动和自觉,做好环境信息披露的表率。上市公司总是强调要履行社会责任,而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正是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更何况,一个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往往是公司经营的重大风险所在,本着对投资者负责,这些信息显然也不该有丝毫隐瞒。
扫一扫,了解公考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