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头颅的检查视频(头颅的检查都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疫情期间被处罚的事件(疫情被处罚)
微文化 申论(微文化的利与弊)
【深度解析】
[微文化的特性]
“微时代”的微文化的特征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个性,自由,草根,青春。
“微”文化是一种张扬个性的文化,DIY文化,微文化的口号是:Do It Yourself!
“微”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由的文化,它更多游戏精神而较少实用功利,微时代的选择权更加多样,更加自主;
“微”文化是一种草根参与的文化,一种祛魅的平民文化,一个去精英化时代的草根文化。“微”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低门槛(微投资),想拍就拍、想唱就唱。
“微”文化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它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微”文化是一种青春活泼的文化。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天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天然主体。
[微文化兴起的原因]
首先, WiFi覆盖提升、移动3G技术的成熟和4G信号的启用为网民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上网环境。同时,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完善,价格持续走低,也促进了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的形成。这些都为“微文化”的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微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通过微博、微信、QQ、Line、Skype(MSN)、BBS等自媒体平台,运用文字、语音、视频和图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实时互动的交流和传递,具有“短、平、快”的显著特点。
其次,青少年是“微文化”传播的绝对主体和最活跃用户群。很多青年都热衷于通过微博、微信等“短平快”的形式抒发情感、疏解压力,其中既有对生活趣事的调侃,也有对人生社会的深思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等等。
再次,在“宅”现象日益流行的当下,“宅男宅女”们更喜欢把自己放逐到独立的空间中,独自享受着一个人的世界。他们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大多通过网络来实现,如网购、网聊、网恋、网络社交、网上写作和阅读、网上理财等,不少年轻人的日常活动几乎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
最后,在“微文化”传播中,无论是发表生活随笔和个人感想,还是有见地的观点和评论,或者转发、分享有吸引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都会提高自己的“被关注度”。“发帖、回复、转发、点赞”这几个动作虽然简单,却极大满足了青年网民的参与需求和表达欲望,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线上与线下、网络与现实的有效互动,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成就感。
[意义]
微文化的发展提高政府公信力。在微文化时代,各级政府办理互联网政务时,无论机构或官员,坚持放下架子、少说官话、套话,明确自我定位、注重服务,以适时更新、强化互动为准则,倾听并积极回应网友心声,使政府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微文化时代,网络问政参政的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发挥执政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互联网络成为推动政府“善治”、增进社会和谐、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新平台。
微文化的发展促进公民意识觉醒与成长。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意义和政治意义上的主体,享有法律和政治规定的各种权利。但在一个信息相对封闭和不对称的年代,作为个体没有或者即使有较强的公民意识也很难形成力量,特别是在权利遭到侵犯的时候会因“势单力薄”而很难维护自身权益。随着网络沟通和交流的便利以及信息传递的高速和透明,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人人为主的自媒体迅速崛起,使得个人的力量迅速增强,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现场,成为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或者以转发和评论为模式成为事件的参与者,开放平台的建立提升了公民的参与精神。
微文化的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微文化的发展培育了新的消费热点。开发与微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休闲等服务性消费,拉动新的消费增长点,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文化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正确认识微文化现象:微文化的“利”与“弊”]
“微文化”虽“微”且“散”,却日益成为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新文化”,不可否认,它也是利弊相随的,既集诸多优点于一身,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效应,需要引起注意。
一方面,“微文化”极大便利了人们的自我表达和群体交流,也方便了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从细微之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比如微博用户用140个字“说出自己”、“传递信息”,用只言片语就能记录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也能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这是“大而全”的传统表达和传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小行动也能汇聚成大磁场,“微而深厚”的“微文化”就是一种积聚的力量。
另一方面,“微文化”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垃圾信息的泛滥、谣言的生成、负面情绪的传播、伪科学的散布,等等。在“微文化”背景下,由于信息生成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的自主性,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当信息在各自的社会化圈子网状扩散、迅速发酵时,不少人在不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成为无意识的信息传播载体。同时,“微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碎片化,社会浮躁之风日盛,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社会文化的厚重性和整体性,使经典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更加任重而道远。
可见,从目前来看,“微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利多于弊的。所以,谈“微”色变实非明智之举,引导利用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磁场”,才是当务之急。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