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网络实名制问题(网络实名登记制度)
- ·下一篇文章:语句排序题秒杀技巧视频(语句排序题太难了)
对于地方滥建文化地标(坚决纠正滥建“文化地标”(来信综述))
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答题水平,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特别推荐热点解读“看滥建‘文化地标’”。希望考生阅读本文,对热点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热点背景】
近期,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媒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湖北省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项目,以及贵州省独山县水司楼项目进行了调查并发布通报。通报指出,巨型关公雕像项目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水司楼存在脱离实际、滥建“文化地标”、破坏自然景观风貌等问题。湖北、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配合有关部门跟踪指导做好项目整改。
据报道,这个巨型关公雕像高达57.3米,是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青铜雕像。荆州本想借关公雕像所在的关公义园,打好“关公文化”牌,唱响文化旅游,但自开园4年多以来,一直惨淡经营,且关公雕像基座正在沉降。独山县水司楼项目号称“天下第一水司楼”,高99.9米,共24层,投资高达2.56亿元,宣称申报了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如今里面却堆放着建材和垃圾,处于烂尾状态。
【各方观点】
南方都市报:将建设文化地标当作个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是一些地方不顾实际也要大建文化地标的重要原因。人民日报:那些在舆论场牵动公众神经的“形象工程”,恰恰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管包装、宣传的如何热闹甚至轰轰烈烈,都经不起深究。光明网:对于住建部的通报,不能仅仅看到其在文化和环境层面的警示意义,而更要意识到强化权力约束和监督重要性。唯有彻底告别权力乱为,无视程序、不顾忌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影响的形象工程才能有效杜绝。
【深度分析】
(一)本次事件反映出少数地方在规划建设、文化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商业逻辑和政绩观扭曲,只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不愿在见效慢、周期长的“潜绩” 上下功夫。
2.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在城市建设中未结合城市历史文化,未充分考虑群众需求,“ 文化地标”名不符实。
3.习惯拍脑袋做决策,工程未经正规手续和严格程序就匆匆上马。
4.好大喜功、贪大求怪,一味追求“最大”“最高”“最好”.甚至不惜举债建设。
5.群众缺乏地标建筑决策与投资的监督权。
(二)滥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标”造成的危害:
1.耗资巨大,造成资源浪费。
2.影响群众获得感,闹得民怨四起。
3.触碰政策红线,丑化“城市形象”,损害政府公信力。
(三)针对滥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标”现象的对策:
1.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群众路线,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文化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地标建筑的多少和高低不是城市建设情况、综合竞争力、地方官员政绩的衡量标准。老百姓的工作、生活状况、生活便利程度如何,社会治安、环境、政府服务等软实力如何才是城市建设情况、综合竞争力和官员政绩的真实体现。
2.事前监督,让制度硬起来。
围绕动议、规划、审批、建设等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真正发挥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的作用,从源头上防止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城市规划、建设,必须充分尊重一座城市的发展实际、自然风貌、历史文脉。对于不符合城市定位、规划和设计要求或专家意见分歧较大、公示争议较大的地标建筑,不得批准设计方案。
3.事后监督,让问责严起来。
举一反三,加强监管,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干预、纠正,坚决杜绝滥建“文化地标”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于罔顾法定程序、触碰法律红线的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绝不允许“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
【范文】
滥建“文化地标”,实质是在破坏文化
近日住建部网站对湖北省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项目和贵州省独山县水司楼项目进行了通报,要求坚决杜绝滥建“文化地标”十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当下关公雕像可能只有拆除,水司楼则沦为了烂尾楼,因为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而水司楼的修建已经花费了近2亿元。现在住建部对两地进行点名通报,虽然仅仅只有两例,但已经可以看出,一些地方不顾实际,滥建“文化地标”到了何等疯狂的地步。滥建“文化地标”,实质是在破坏文化。
文化地标是城市精神的载体,同时又参与着城市文化的塑造。一个有历史积淀的城市,总有几处能代表自己文化的建筑,提到某个地标就会想到某个城市,就像故宫之于北京,中山陵之于南京,杜甫草堂之于成都,雷峰塔之于杭州。文化地标,要么含有历史的韵味,要么具备文化的意义,而且总是与它所在的城市和谐相融。
力求奢华,是当下一些地方滥建文化地标的显著特征。无论是以“全球最大”为卖点的关公雕像,还是号称“天下第一”的水司楼,建设之初就直奔“全球最大”“天下第一”的头衔而来,为此而不顾财力甚至也不怕违规,殊不知类似头衔与历史和文化风马牛不相及,又如何有希望成为新的文化地标?
一些地方滥建的文化地标虽然奢华,却一点儿也不文化。住建部通报即指出,巨型关公雕像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水司楼则破坏了自然景观风貌。显而易见,这样的建筑和它所在城市实际是一种冲突的关系。它们不但不是文化地标,而且根本上是在破坏文化。
切实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坚决治理滥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标”现象,警惕和遏制权力滥用,防范文化地标成为权力美学的产物。
(来源:南方都市报,有修改)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