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刚性力量的发挥(用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2017申论热点《用法治刚性筑牢道德“堤坝”》,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离不开教育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及潜移默化的“软约束”,更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硬约束”。法治是强化道德建设针对性、提升道德建设实效性的可靠保证。因此,“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促进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相互作用、深度融合,用法治刚性筑牢道德建设的“堤坝”。
立良法,让道德建设“有据可依”。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明确规定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唯如此,才可以通过规定法律主体认真遵守和积极履行有关道德规范原则,使道德规范真正成为具有法律属性和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则。换言之,通过法治手段将其予以明确规定,就可以将一些最基本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这种法律义务的履行就有了道德和法律双重的约束力。其中重点和难点在于,加强社会公德方面的法律法规。比如要完善公民基本行为规范的立法、奖励公民见义勇为的立法、惩治特定场合下见危不救行为的立法以及维护广场、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良好秩序的立法,成为国家保证实施的、广大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谋善治,助道德建设“落地生根”。明代政治家张居正曾说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当前,惩处力度小,失德、失信行为违法成本较低,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时有发生。法律的尊严在于“贴地而行”,要通过严格执法,利用法治具有的稳定性、普遍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保证道德建设顺利进行。一方面,让执法活动体现经济社会领域的价值标准和伦理道德,另一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发挥榜样效应。因此,认真遵守和切实执行宪法法律法规,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念,努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让败德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法律惩治。
强意识,促道德建设“知行合一”。孟子说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治既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最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培育良好道德风尚的最有力手段。只有有效发挥法治褒善抑恶的基本价值,才能形成扶正祛邪的良好社会风气。因此,要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不仅普及宪法法律知识,养成尊法的良好习惯,更要树立符合现代法治要求的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这就要求积极倡导公平正义、尊重人权、维护秩序、保障安全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并通过有效实施在全社会培育法治信仰。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厚植法治的道德根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附:
一、理论政策
1.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养分,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2014年,国务院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了四大领域34项重要任务;2015年,38个部委联合签署《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对失信当事人进行联合惩戒,这些都是要通过法治的刚性,引导人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同时强化社会治理的价值导向
二、热点案例
1.《玉堂丛语·行谊》记载了发生在明代的一个故事:清官杨鼎在升任户部右侍郎时,担心难以胜任,便写下“十思”座右铭,时时提醒和警告自己。这“十思”为:“量思宽,犯思忍,劳思先,功思让,坐思下,行思后,名思晦,位思卑,守思终,退思早。”也就是说,要坚持仁义宽容、勤劳争先、淡泊名利、谦虚谨慎、坚定勇敢等。“十思”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也体现了历代中国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坚守。
2.在夺得法网女单冠军后,李娜讲了一件事:在德国的一个深夜里,一个人在等红绿灯,虽然没有车,但这个人还是在等绿灯;旁边人问为什么不走,这个人回答如果我走了,这时恰好有个小孩在窗户里看到了,我就是个不好的榜样。
3.201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人物事迹
2017感动中国人物1 孙家栋:星斗焕文章
【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人物事迹】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2017感动中国人物2 王锋:忠义感乾坤
【颁奖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人物事迹】2016年5月18日凌晨,河南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3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大约五六十米距离的路面全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2017感动中国人物3 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颁奖词】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人物事迹】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广东潮州饶平县事业单位2021年上半年招聘110名工作人员更正通知 作者:李瑾萱
《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已于2021年5月8日发布,因个别岗位年龄要求编辑处理原因,现对公告部分内容更正如下:公告《附件1.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表》中饶平县柘林镇公共服务中心岗位(岗位代码:R2021090)的年龄要求中的“18-36周岁”,更正为“18-35周岁”。公告其他内容不变。特此公告。饶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5月10日[1][2]下一页
第2篇 云南迪庆州乡镇企事业单位2021年需求196名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李诗琪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和《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文件精神,鼓励县及县以上单位中,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服务工作,乡镇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含2年)的,从到乡镇服务之日起,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岗位补贴。现将我州2021年各县(市)人社局征集的乡镇企事业
第3篇 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2021年招聘人才取消和缩减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 作者:李宛儿
取消岗位岗位代码:202122;设岗计划:1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0人。岗位代码:202126;设岗计划:1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人。缩减岗位岗位代码:202112;设岗计划:4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0人;缩减后计划:3人。岗位代码:202113;设岗计划:2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4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19;设岗计划:2人;学科:物理;缴费人数5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23;设岗计划:3人;学科:语文;缴费人数8人;缩减后计划:2人。岗位代码:20212
第4篇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 作者:李菀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工作的通知》(20210319)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我县实际,现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需求信息(见附件)予以公告。相关事宜请联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股,
第5篇 云南普洱市2021年需聘885名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李婉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强普洱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县级以上(含县级)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基层服务,提升基层发展能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将普洱市2021年度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岗位公告如下(见附件)。有意向到基层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按照《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要求和步骤,填写相关材料,办理相关手续。联系人及电话:普洱市时白春0879—2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