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行测知识

    事业单位公基常考知识点(事业单位公基考试题型)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31 08:08:50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仅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也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是由于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而产生的。

    可知论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科学的认识论。它不仅同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根本不同,也同旧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有本质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但它们有原则上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1.实践的含义及要素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所以,实践既是人的活动,又是物质性活动,前者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后者体现了客观性原则。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实践的手段则是指把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连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1)实践的特征

    第一,客观现实性。

    第二,自觉能动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形式

    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生产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第三,从人类知识的根源来看,人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供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在探索和解决新课题中向前发展;第二,实践不断给人提供大量的有关的经验材料;第三,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了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第四,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着认识主体的进化和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题链接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答案】C

    【解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是指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实践。故本题选C。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按其性质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分。认识的性质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正确的认识可以使人掌握客观规律以指导人的活动;第二,正确的认识可以使人的实践具有计划性;第三,正确的认识可以调节人的生活行为;第四,正确的认识可以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可以使人实现对自己的认识。相反,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它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离开实践就没有认识,实践又总是包含着认识作为它的构成因素。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它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内在根据。

    (三)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认识活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2.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文学类知识)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实,该类题型考查知识点仅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不是特别深入,所以破解此类题目应以积累为本。接下来,中公教育为考生们准备了文学常识中的一些“四”来扩充大家的储备。大家最为熟悉的应是“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


      第2篇    拆穿了他的谎言(拆穿别人谎言的套路)    作者:admin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道路,最终出头的肯定不是硬学的而是会学的。作为考验智商的终极题目——逻辑判断题,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学霸的脑细胞,伤害了多少学渣的小心脏。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真是让多少痴心儿女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找二绕三回头”的方法,出题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推出了更多更难


      第3篇    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admin

       申论范文: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将教育的重性阐述的淋漓尽致。教育肩负着培训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


      第4篇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多(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方案)    作者:admin

       【导读】【热点梗概】9月20日,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温州市已起草研究《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共11个小区列入新一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试点。


      第5篇    四川公务员招多少人(2021四川公务员岗位热度及报名人数查询)    作者:admin

       (记者周前进)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人事厅考试中心获悉,目前广元、泸州、眉山、自贡、巴中、资阳、内江等7市陆续公布了公务员招考计划,7市将招录596人,其中,广元、自贡和内江招考公务员今起报名。两种职位招录对象不同这7市的招考职位分为普通职位和特殊职位。普通职位主要面向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