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行测知识

    德治和法治的关系是什么(德治跟法治)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1 00:58:03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与法治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道德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人们的行为。自古至今,所有国家皆以法为外规,德为内矩,缺法国家无序,少德民族无力。

    道德是法治的支撑,是法治精神的深化。对立法者而言,道德教化能够培养立法者的责任心,使他们具有忠于法律、服务人民的高尚品质;对执法者而言,道德教化能够提高执法者的正义感,培养公正执法、廉洁奉公的道德意识;对守法者而言,道德教化能提高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和守法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觉悟,营造学法、尊法、崇法、用法、护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法治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所倡导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要把生活中广泛认同的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对道德的捍卫,执法、司法不公,既是对法律的亵渎,也是对恶行的纵容、对美德的贬损,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坚持司法公正,发挥法治惩恶扬善的功能;守法本身就是一种美德,要强化全民法治意识,用法律规范行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基础,法治是德治的法律保障,二者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分离、不可偏废。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依法治国强调的是“他律”,以德治国强调的是“自律”,将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完善了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治国方略的重要创造。

    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越发达,法治也就越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规则的形成、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法治。道德是市场经济的思想保证,良好的道德风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行为起到很好的指导约束作用,更有利于他们自觉调整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法治的约束,还需要道德的调节,只有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市场主体在竞争中为了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采取了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出现了欺诈、违约、虚假广告、制假售假等不良行为,这不仅违背了诚信、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也违反了法律精神,对于这些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使人们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使违法行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使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仰法律、崇敬法律、依靠法律。只有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市场秩序正常进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基本方式落实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刷题巩固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于德治和法治的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法律的实施要体现道德诉求,法律的强制功能确保道德底线

    B. 德治弘扬的是礼让精神,应尽量采用道德手段解决法律纷争

    C. 将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才能切实提升社会的道德素质

    D.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的约束

    正确答案是 A

    第一步,本题德治和法治知识。

    第二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法律的产生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交互演进过程,因此法律的实施要体现道德诉求。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会有可靠的制度支撑,法律的强制功能确保道德底线。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文学类知识)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实,该类题型考查知识点仅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不是特别深入,所以破解此类题目应以积累为本。接下来,中公教育为考生们准备了文学常识中的一些“四”来扩充大家的储备。大家最为熟悉的应是“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


      第2篇    拆穿了他的谎言(拆穿别人谎言的套路)    作者:admin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道路,最终出头的肯定不是硬学的而是会学的。作为考验智商的终极题目——逻辑判断题,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学霸的脑细胞,伤害了多少学渣的小心脏。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真是让多少痴心儿女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找二绕三回头”的方法,出题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推出了更多更难


      第3篇    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admin

       申论范文: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将教育的重性阐述的淋漓尽致。教育肩负着培训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


      第4篇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多(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方案)    作者:admin

       【导读】【热点梗概】9月20日,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温州市已起草研究《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共11个小区列入新一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试点。


      第5篇    四川公务员招多少人(2021四川公务员岗位热度及报名人数查询)    作者:admin

       (记者周前进)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人事厅考试中心获悉,目前广元、泸州、眉山、自贡、巴中、资阳、内江等7市陆续公布了公务员招考计划,7市将招录596人,其中,广元、自贡和内江招考公务员今起报名。两种职位招录对象不同这7市的招考职位分为普通职位和特殊职位。普通职位主要面向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