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面试(陕西公务员面试题目100及最佳答案)
- ·下一篇文章:精准施策的前提是什么(精准施策的前途)
节能减排申论作文(谈谈节能减排的即兴评述)
【热点背景】
“节能减排”出自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科学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我们我们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能从带血GDP的阴影中走出来必然选择。
【公务员考试网分析】
【问题表现】
1.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2.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监测;
3.监管不够,力度不强。
【顶层发言】
习近平:我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压力尤为突出。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瞄准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紧扣党和国家工作着力点,是科技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生动体现。全社会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坚决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李克强:节能减排与促进发展并不完全矛盾,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找到二者的合理平衡点,使之并行不悖、完美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会对增长带来影响,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大商机,会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成长提供广阔空间,必须用硬措施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
【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建立推进节能减排机制。
1.加大投入力度。全力争取国家资金和省财政支持的同时建立资源节约、污染减排、淘汰落后等专项资金,以及拓宽融资渠道。
2.加强激励约束。推进价格改革、落实税收政策。建立激励表彰制度。
3.严格依法监管。完善制度体系,严把源头控制以及加大环境违法查处力度。
4.实施目标考核。实行政府问责制和建立企业约束制。
(二)着力优化结构,构建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
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当务之急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资源再生产业,限制高能耗,高耗材的产业发展,淘汰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产业与产业间的链条,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培育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大产业基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节约型产业体系和生产力布局。
(三)动员全民行动,营造节能减排的大环境。
在政府政策引领与主导下,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全体城乡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新格局。
相关热点阅读:
主题公园之争不是文化之争
慈善立法
公平竞争,激活每一个市场因子
新农村与互联网+
以改革之力解“临时工”之困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文学类知识)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实,该类题型考查知识点仅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不是特别深入,所以破解此类题目应以积累为本。接下来,中公教育为考生们准备了文学常识中的一些“四”来扩充大家的储备。大家最为熟悉的应是“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
第2篇 拆穿了他的谎言(拆穿别人谎言的套路) 作者:admin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道路,最终出头的肯定不是硬学的而是会学的。作为考验智商的终极题目——逻辑判断题,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学霸的脑细胞,伤害了多少学渣的小心脏。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真是让多少痴心儿女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找二绕三回头”的方法,出题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推出了更多更难
第3篇 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admin
申论范文: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将教育的重性阐述的淋漓尽致。教育肩负着培训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
第4篇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多(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方案) 作者:admin
【导读】【热点梗概】9月20日,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温州市已起草研究《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共11个小区列入新一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试点。
第5篇 四川公务员招多少人(2021四川公务员岗位热度及报名人数查询) 作者:admin
(记者周前进)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人事厅考试中心获悉,目前广元、泸州、眉山、自贡、巴中、资阳、内江等7市陆续公布了公务员招考计划,7市将招录596人,其中,广元、自贡和内江招考公务员今起报名。两种职位招录对象不同这7市的招考职位分为普通职位和特殊职位。普通职位主要面向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