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这些年来(这些年的)
- ·下一篇文章:重庆公务员考试考区选择(重庆公务员考区选择)
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扶贫工作存在问题和建议)
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在过去多年取得成绩基础上迈出了新的步伐。5年来,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120万减少到2005年的2365万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还应该看到,两千多万人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于很多国家的总人口。
同时,我国目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刚刚越过温饱线但还不稳定的低收入人口总计有6432万人,而建档立卡的工作对象则有近亿人。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的贫困人口总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的第二位。从地区看,2005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尚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
减贫速度趋缓、贫困人口反弹,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明显特点。这说明扶贫攻坚越到最后难度越大,需要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
通过20年的扶贫开发,一些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的贫困地区,都逐步摆脱贫困甚至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剩余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致贫情况十分复杂。目前,我国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点(14.8万个贫困村)、片(特殊贫困片区)、线(沿边境贫困带)并存的特征,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一般都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程度低和社会服务水平差的地区,这些地区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反差较大。目前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山区,人均不到1亩耕地,区位条件差,文化水平低。
当前的扶贫工作对象首先是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而增加4000多万尚未稳定解决温饱贫困人口的收入同样重要。这4000多万人口的收入增加了,稳定住了,不再返贫了,贫困人口的反弹压力就减轻了,就可以集中精力和财力合力啃最后的“硬骨头”。
贫困人口这块“硬骨头”,主要集中在一些贫困点上。这些贫困点大多分布在深山老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难度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慢。固此,啃下这块“硬骨头”,需要创新思路打一场扶贫“持久战”。
按照中央要求,综合各地扶贫工作的实践,搞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有如下几条:
一,从实际出发,提高我国现行贫困标准
要准确掌握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整体收入情况,以及他们维持温饱的底线。目前我国贫困标准太低,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可以探索将贫困标准的制定权限下放,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因地制宜确定。
二,整合部门资金,加大扶贫投入
现在扶贫资金分别掌握在农牧、水利、林业、城建和教育等各个部门,资金分散,难以发挥最大效益。可以将不发达地区的支农资金、国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道路改造资金等捆绑在一起,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而扶贫资金在中央就要加以整合,否则到下面后整合就难了。各类扶贫资金都应以“整村推进”为载体,实行统一安排使用。
三,把西部生态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扶贫开发内容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初见成效。但是,对于西北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和西南石漠化地区来说,8年时间太短,生态建设仍要走很长一段路。因此,建议延长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政策,这样,既有利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又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从现实情况看,在西部地区还不可能找到比生态建设更直接有效的减贫开发项目。但生态建设需要国家集中全国财力来解决,国家可以对发达地区征收一定的生态税,对甘、青等西部贫困地区保护生态地区给予一定的补偿。黄河、长江上游、沙漠地区群众可以从事一种新的行业即生态建设行业,专门种草、栽树,在西部农村逐步形成生态产业,并设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由国家向这部分人发工资,将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要把环境产值计算在内。
四,突破小额贷款瓶颈,加大信贷扶贫力度
基层干部和老百姓对信贷资金需求量十分大。信贷资金让老百姓学会如何算投入产出账,已经实施小额贷款的地区效益都十分明显。政府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推动小额信贷的发展。首先,逐步开发各种类型的小额贷款市场,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机制,让更多的机构进入这一领域;其次,准许小额贷款机构根据市场状况和运行成本自主决定贷款利率,引入竞争机制;第三,通过鼓励竞争来保证小额信贷机构不断创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第四,政府可以将目前由商业银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的资金由小额信贷机构来发放。另外,政府也可以探索利用龙头企业掌握农户信息、控制农户资金流,这样能够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五,强化农民的转移和培训,构筑脱贫长效机制
农民培训是贫困地区农民长期脱贫机制的中心环节,技术是一个劳动者长期赖以生存的素质和能力。目前贫困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素质差,输出就业率低、难度大。一方面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力缺口大,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低,输出难。中央应出台相关政策,列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户的培训力度,加快劳务输出和转移的速度。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做题思维(行测的思维)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中,有一部分的题目始终都是大多数考生的噩梦,那就是数量关系。此部分的内容难度大,耗时久,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灵活性高,所以很多考生会选择放弃该部分,但是,放弃的后果就是导致整个行测的分数偏低,或者无法拉开整体的笔试分数。那到底如何才能够拿到这一部分的分数呢?其实,对于数量关系的部分,解题的关键在于思维,而大部分考生做题最关心的往往是自己做得对不对,而不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所以
第2篇 治污的关键(治污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2015年11月份全国74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公布了,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全位于东北华北。有网友调侃说“看到沈阳垫底,我们市长舒了口气”,原因是某市空气质量前几个月排位垫底,于是市长发了狠话,发誓下月起必须摆脱差评。深度解析[权威论述]领导干部不能说起来放狠话,做起实事挂空挡。——习近平[
第3篇 政府信息网络化的问题(网络政府信息的特点) 作者:admin
【申论材料】以网络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政府管理也提出了挑战。自从美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以来,这一战略性的决策对于保持美国经济在21世纪的继续繁荣和稳定,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建设中国的信息网络的规划,提出首先建立“三金
第4篇 胃液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胃液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 作者:admin
对于生理学中的消化液这个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接下来就有卫生人才网针对胃液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帮助考生进行复习。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题:1.【单选题】下列对胃液说法错误的是:A.壁细胞分泌盐酸B.内因子有壁细胞分泌C.胃蛋白酶原
第5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评分表(安徽公务员面试是结构化还是无领导) 作者:admin
一、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是指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跟分析相对)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A.时政类—社会现象例:近日出现了“地沟油不会重新流入餐桌”、“北大校长说: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等一系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