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数量关系

    公考申论范文26篇(公考申论写作技巧)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05:10:28

    申论文章写作了解“写什么”,可是“怎么写”呢?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并提供申论写作技巧,供广大考生学习。

    首先,什么样的名言警句可以用在申论写作中?

    申论文章中使用的名言警句都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不再赘述,除此之外还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我国古人名言,包括古诗词、古文佳句、古人教诲和观点等;二是我国领导人讲话,优先选择在位领导人的讲话,这个最符合当下党和政府在国家发展各领域的指导方向和发展规划,也最符合当下最新指导思想;三是给定资料中的好词好句,给定资料中的古人名言、领导人讲话,无论中外古今,都可以适当借用。

    其次,如何在备考阶段掌握正确的方法?

    知道什么样的名言警句可以用还不够,很多考生因为平时对这些方面的积累不够,就开始狂背名句,却发现背的再多,写作时也想不到或用不上,这就是没有掌握备考的正确方法,盲目背诵、只知句子本身,却不知如何做到知识的迁移。在这里,中公教育讲师建议广大考生朋友,在背诵的基础上,还需做足两个功课:

    一是思考句子适用的范围,按照五位一体的经典表述,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再将这个范围细分至各个领域,如社会包括民生和政府管理,而政府管理领域又涉及诸多热点问题,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务微博、提高工作效率等。

    二是根据所判断的适用范围,试写一段文字加强巩固练习。这段文字的结构大致是:名言警句+释义/过渡句+分析论证。

    例如:一、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名言出处:

    《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所著的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作者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提出了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

    名言解释:

    有所畏惧则不敢放肆,因此能修养德性。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必定招致灾祸。这里所说的“畏”,指的是对良知、正义和天理的畏惧。

    适用范围:

    古人云“。”可见党员干部要有所“畏”,才能把握住人生的方向。结合到当前的治国、治党中。我们要有以下三个原则,三个畏惧。一是要畏污损个人名节。古有“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之说,古人尚且把名节看的重于泰山,我们党员干部更应该把名节视同生命,有损名节的事坚决不做。事事、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为民、唯民、利民”的价值观,为人人做事都要对“名节”负责。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扪心自问:十年后敢不敢见人,百年后敢不敢见鬼。二是要畏伤害群众感情。在日常工作中,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的对待群众,群众感情是易碎品,一旦伤害很难修补。伤害群众感情,是每名党员干部都不能碰的高压线,务必把各种可能影响群众感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三是要畏损害法律尊严。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者。”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万钢的这种回答说明了一个道理:人要心存恐惧。党员干部更应当提倡这种精神,坚决不能容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人和事,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坚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的尊严。

    示范段落: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权利是把双刃剑。若领导干部随心所欲、无所畏惧地放纵权利,就会跌入犯罪的深渊,使自己的人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以清正廉洁的“官德”约束手中的权力,不能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党纪国法和民心民意之上,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让权力接受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强心智、明心灯,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敬畏权力,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权力的“所有者”,才能让权力回归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才能保持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的那份真诚和热忱。

    二、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名言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3年3月1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

    名言解释:

    公平公正是老百姓最基本的诉求,他们的愿望是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这也是公平的最原始诉求。只有实现了公平正义才能提高人民的满意度,也会减少社会矛盾,而这些必须靠政府的努力。

    适用范围:

    关乎民生问题的领域,比如: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依法取缔非法收入等;还有就是由不公平现象引发的极端社会新题,也可以用这一政策来解决。

    示范段落:

    现如今,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处在社会转型或变革期的国家总给人一种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的感觉。身处于这个时期的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各种社会矛盾的酝酿:政府与民众间仍然存在着沟通不畅;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间有着利益冲突;群众对社会中流传的“官二代”、“富二代”仍有敌意。这些社会问题,让我们看到了百姓对于公平公正的诉求。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在民意被广泛表达的今天,在老百姓主人翁意识逐渐提高的今天,政府必须要关注民生,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国家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型、公正型政府。

    公考资讯何处找,下方扫码见分晓!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