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数量关系

    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12:05:51

    一、考情介绍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初中教师招聘考试中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考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及材料分析题,考查的角度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影响、玄奘西行的贡献等,重点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因此,为了能让考生心中有数,我们精选了部分习题,帮助各位考生复习备考。

    二、典型例题

    1.2017年是中印建交67周年。中印交往源远流长,唐朝时高僧玄奘西行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玄奘西行前,唐朝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那烂陀寺是佛学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回国后,亲自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2.若给“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这三部分内容概括一个主题,下面各项中最恰当的是( )。

    A.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B.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C.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世界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3.唐朝具有兼容并蓄的胸怀。唐朝时,对外交往的地区和交流的内容都有所扩大和发展,与亚洲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字文化圈(唐文化圈),确立了东亚文化的特色。下列历史现象中,不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

    A.印度建造了著名的那烂陀寺 B.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C.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 D.唐朝朝廷中有大食人身居要职

    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唐蕃和亲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玄奘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他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他还曾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1)观察材料一,玄奘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的?他的目的地是哪儿?

    (2)想一想,玄奘在西行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根据材料二,归纳玄奘的主要贡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行前,唐朝称印度为天竺,A错误;玄奘到达天竺后,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B正确;丝绸之路开通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故应是在西汉时,C错误;《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D也错误。故选B。

    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渡和遣唐使来华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玄奘西行反映了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和世界文化对中国的影响,BCD都过于片面。“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都反映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A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A。解析:佛教起源于印度,印度的那烂陀寺是佛学最高学府,A与题意无关。BC反映了“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D反映了“唐朝具有兼容并蓄的胸怀”。故选A。

    4.【答案】A。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蕃和亲属于民族交往与交融,不属于中外交往,排除①。②③④反映的是唐朝的对外交往,故选A。

    5.【参考答案】

    (1)长安;天竺。

    (2)路途遥远;水土不服;毒蛇猛兽;寒风凛冽;沙暴天气等。

    (3)翻译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口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将《老子》翻译成梵文,传播了中华文化等。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