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方法(实用的突破技巧)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2014多省公务员考试 笔试备考专题
2014各省公务员考试 信息汇总
2014多省公务员考试 精英快速成公定制课程
资料分析在历年的国考和省考中都属于必考题型,不仅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概念理解能力,更考查计算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省考中考查三篇资料分析,共计15道题,其中至少有12道题都属于计算题,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的选出答案肯定是需要一定的计算技巧的。中公教育专家在对历年真题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为各位考生归纳总结了资料分析中常见算式的处理技巧,帮助各位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到各种算式的计算方法,拿到资料分析的高分。
已知本期数和上年同期(上期)数求同(环)比增长率、已知分量和总量求比重或者是已知分
量和比重求总量、已知两个分量分别占总量的比重求分量的倍数关系、已知两个平均数指标各自的总量和总数求指标的倍数关系等类型题目,均会涉及该类型算式的考查。
针对这种列式,一般建议使用首数法、有效数字法和运算拆分法。
原则一:选项首位或前两位数字各不相同,则选用首数法;
原则二:列式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有两项或者是两项以上数字的首(前两)位数字相同,则选择有效数字法;
原则三:;列式分母数字不是非常复杂且选项差值较小的情况下选择运算拆分法。
例1:“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A.58.2% B.63.7% C.74.5% D.81.8%
解析:由材料可知,已知上年同期量和同比增长量求同比增长率,根据公式,所求为观察选项发现,首位数字均不相同,采用首数法,故选D项
在求已知本期数和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数的题中最常用该类型算式。针对这种列式,一般建议使用首数法、乘除法转化法、有效数字法和特征数字法。
原则一:选项首位或前两位数字各不相同,则选用首数法;
原则二:列式中的x%≤5%,且选项差值较大时,选择乘除法转化法;
原则三:列式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有两项或者是两项以上数字的首(前两位)数字相同,则选择有效数字法;
原则四:当x%比较接近特征数字时,选用特征数字法。
例2:2010年1至3月份,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海上客运直航船舶公司共运营3448航次,共运送旅客312119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98%-4.58%,其中厦门金门航线客运量272951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38%;马尾马祖航线客运量16077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8.45%;泉州金门航线客运量23091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59%。
厦门金门航线2009年1至3月份的客运量人次是()。
A.266606 B.276455 C.279606 D.286455
解析:由材料可知,已知本期量和同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数。根据同比增长率公式,2009年1至3月份厦门金门航线的客运量人次为通过观察发现2.38%<5%,选择乘除法转化法解题,原式≈272951×(1+2.38%)≈272951+6000≈279000人,C项最接近。
资料分析中,涉及到这类公式的题型主要包括两类。
X=y时:已知本期量和同(环)比增长率求同(环)比增长量;
X≠y时:比重和增长率的综合考查中,已知本期总量、分量占总量的比重和分量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分量的值。
这类公式,一般建议使用特征数字法、乘除法转化法、有效数字法和分子分母比较法。
原则一:若x%、y%均比较接近特征数字时,可选用特征数字法;
原则二:若x%<5%时,可选用乘除法转化法;
原则三:列式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则选择有效数字法;
原则四:题目要求比较大小时,一般建议使用分子分母比较法。
已知本期的分量和总量以及各自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分量占总量的比重、已知两个指标的数值和各自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两个指标的倍数关系、已知本期总量和总数各自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平均数等类型的题目中,均会设计该类型算式的考查。
原则一:若x%、y%均比较接近特征数字时,可选用特征数字法;
原则二:列式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则选择有效数字法;
原则三:选项差值比较大且有明显范围限定时,可选择范围限定法。
资料分析中的常见列式类型还有很多种,这需要考生自己在备考的过程中仔细总结和多加练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快速找到计算技巧,拿到资料分析的高分,中公教育专家祝各位一举成“公”。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