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论据充分的议论文(论据要充分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文章:词语的角度是什么意思(角度的词性)
转折文段的行文脉络(文章转折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进,2018年国考已经拉开了大幕,许多考生都已经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中去,片段阅读题型是国考中的一类重要题型,而主旨观点题是片段阅读中考查最多的一种情况,在主旨观点题中解题的要点是能够找到题干中的重点信息,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就通过行文脉络分析的方法帮助各位考生寻找转折文段中的重点信息。
转折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或趋势;而转折文段,也就是文章或语义由一个意思转向另一个意思;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方向。转折文段的行文脉络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内容上的转换→重点在转折后
例如有这样一句话:“你很好但是我们不合适。”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在强调我们不合适!可以看出重点信息是在转折之后。
【例1】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则和模式。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我们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持久的创造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专注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B.框架内的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
C.忽视规则和模式的观念不利于激发创造力
D.没有固定结构的创新会限制创新者的思维
【中公解析】看到问法,我们知道这是一道主旨观点题,对文段进行行文脉络分析。 “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则和模式。”(①句指出传统观念对创新的看法是没有固定模式;)“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②句指出传统观念对创新者的具体建议;)“我们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③句出现了“则”这一转折词,可知是转折文段,这句话意思就是“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指出“我们”对创新的不同看法;)“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持久的创造力。”(④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前两句都在阐述传统观念中的创新,三四句指出我们对创新的全新另一种看法。从而我们可以合并同类句应为①②/③④;此题的行文脉络为:转折→内容转换;重点在转折之后,强调在框架内思考创造力会更持久。看一下选项,发现B选项与文中转折后的观点相符,当选B。
(二)内容上的对比→全面概括前后都重要
例如春天的雨绵柔细致,但夏天的雨潇洒随意。从这句话你们能看得出只是把两者做了个对比,说夏天的雨和春天雨特点不同。这就需要对所有内容进行全面概括而不能片面化。
【例2】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对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围绕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理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 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B. 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C. 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D. 人类正在逐渐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
【中公解析】看到问法,我们知道这是一道主旨观点题,那我们看文段。“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对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①句的意思是说传统农业社会获取财富的主要来源是靠自然资源;)“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围绕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②句紧接着说,传统社会国际关系是围绕获取自然资源来展开;)“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理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③句“然而”转折文段的标志词,指出现代社会中财富增长的来源,需要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通过逐句分析大家可以发现,①②句是说传统社会中国际关系的情况,③句则是指现代社会的,那么句子之间关系就可以划分为①②/③,且内容上形成对比。重点信息是需概括全文→财富增长来源变化了,国际关系也随之影响变化。选项中只有B选项符合主旨。
以上中公教育专家就是关于片段阅读主旨观点题中以行文脉络分析的方式解转折文段,只要各位考生多加练习,一定能够解决这类问题。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