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 申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启示)
- ·下一篇文章:杜绝浪费申论(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
以水为师仁智兼备(以水为师申论范文论点)
申论范文:以水为师 智臻仁美
水者,何也物?《管子》曰:“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水者,何状也?《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古之圣贤,以有形之水,喻无形之道,让我们感知水之极智,水之仁厚,启迪修身齐家治国的智慧和仁义。故此,唯有师水之智,师水之仁,做到仁智兼备,方可成其修身小道,治世大道,天下太平永恒之道。
以水为师,可以益智。老子《道德经》说:“天下莫柔弱于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此语将水之“以柔克刚”个性表现的一览无余,实则也体现了水以退为进,以柔弱胜刚强的智慧。与之相映,水生于无形,却能化简为一。水变化多端,无处不在,生于无形,却能随境而适,孕育万物皆变的真理;而水虽千姿万态,结构却极为单一,阐释的正是宇宙万物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印证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朴素哲学。时至今日,无论是“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发展“路线图”,还是“大道至简”、“简政放权,有权不可任性”的改革“时间表”,都是师承水的品质,体现水的智慧,展现水的魅力,进而才能让城市发展有章可循,让社会进步有路可行。
以水为师,可以厚仁。“上善若水”,最纯善美德如水一般,“居众人之所恶”,却能孕育万物,普济众生,成就至仁大爱。以水为师,以水传道,映衬出儒家“柔”的真实本意,彰显中华文化崇德向善的道德品格,奠定当下中国道德论的基本取向,指明丰盈的物质世界中精神价值的未来方向。“君子之交淡如水”,习主席以澄明清澈之水,隐喻为官清廉之德,为政治文明树立了道德标杆,划定了道德准线,奠定了道德基调。可见,无论是为政之德,还是为人之道,都应学习“水”的精神,才能涵养柔软的心性,修炼谦逊圆融的美德。
以水为师,当仁智兼备。从水的“适度有益,过多成灾”的中庸之道,到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仁厚之德,智与仁构成了水道与德的两个维度,演绎了人性修身养德的双重境界,警示着世人师水之智方可成功成果,师水之德方可成仁成义,仁智兼备悠游天地山水间的淋漓畅快。
感悟于“大江东去浪淘尽” 水的气势磅礴,深味于“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的寄意忧思,在世异时移处,体味水的不同韵味,师从水的不同哲学,才能在入世中展现非凡智慧,在出世间闪耀人性最美光辉。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