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特征数字法原理(特征数字法壁纸)
- ·下一篇文章:关联词的巧妙运用(巧用关联词)
公务员 角色转变(公务员角色转变从哪几个方面)
——由五道选词填空真题来源看命题端倪
无论是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或者地方公务员考试,都应注重从内而外的提升,“内”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业务能力的积累,而“外”,则是仪表和语言。
安徽08年常识判断部分为40道题,这与国考及其他省份都是很不同的,说明安徽省比较注重公务员的内在素养,尤其是知识范畴和眼界。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重要环节,笔试内容又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无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还是面试都要求应考者须学会向准公务员角色的转换,即以准公务员的身份来观察、思考、解决问题。这不仅要求考生能读懂、读透彻题目,还要求他们能按照公务员的语言习惯、语言规范进行交流,并将自己的言论和观点贴切得当地表达出来、撰成文稿,而在面试环节中则要求其以公务员的高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可见,对规范的、符合国家公务员身份的语言的运用是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
人常说,什么人说什么话,规范的公务员用语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呢?
笔试科目的试卷是我们研究国家对公务员素养相关要求的最好材料。它是准公务员语言规范最直接的体现,从答题者角度,他需要明确自己准公务员的身份,用全新的语言系统来和自己的角色统一,那么从出题者的角度来讲,他更需要以卷面试题(包括行测题干或申论的材料等)的形式来昭示和明确国家公务员语言规范的标准。那么历年来承载着重要使命的试题又从何而来呢?
目前,各省市的试题来源无外乎两种,第一,自己建题库,第二,利用别人的题库。
目前地方公务员考试,多选取国考真题来提升试卷的难度和规范度,而且,从大的趋势来看,无论是题型、题量或者是命题的来源,省考都已经向国考靠拢。
所以,我们今天从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中的五道选词填空题切入,追根溯源,我国公务员语言规范的标准可见一斑。
【原文片断】:中国古代数学家对一次同余论的研究有明显的独创性和继承性,“大衍求一术”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毋容置疑的,正因为这样,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剩余定理为“中国剩余定理”。
25. 随着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覆盖城乡,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
扩大,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 社会舆论。
【试题来源】:《当前复杂形势下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及对策建议》,作者:记者杨守勇和蒋桂斌;来源:新华社。
【原文片断】:随着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覆盖城乡,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舆论。
26. 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 、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 考察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 ;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压抑。
【试题来源】:《谢春红撰文阐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应融合》,原载于《光明日报》。
【原文片断】:谢春红在《近现代西方两种文化视域下教育理念的发展路径》(《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年5月)中认为: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考察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轻视;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压抑。
27. 上世纪60年代,赞助商的美元滚滚而来,赛车的技术水平和速度 般地飞跃,同时飞跃的还有车手的 性。从此,规则制订者的头号任务就是让赛车慢下来
【试题来源】:《极速致死》,作者吴戈,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
【原文片断】:60年代,赞助商的美元滚滚而来,赛车的技术水平和速度魔术般地飞跃,同时飞跃的还有车手的危险性。从此,规则制订者的头号任务就是让赛车慢下来,主要手段是禁止最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以上几道题材料来源的探究,对于国家公务员语言规范标准,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一个大的方向,即:各级政府网站或其他民主党派(如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等)的官方网站,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光明网)、半月谈(新华社网站)等政治时事类权威报刊、杂志,以及刊载的规范性论文的核心学术期刊等一系列的对用语规范、准确有较高要求的语言媒介,确立了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用语的标准。
上述语言媒介在用语方面共性是:观点鲜明、立场坚定,紧跟国家大政方针;语言朴实扼要,遣词用句准确、简明;文章条理清晰,理据相谐,时间、地点、人员、范围、性质、程度等数据项目精准明确,范围掌控有度;用语肯定,力避歧义,字句斟酌,褒贬适度;使用的词语符合身份、地位、素养的要求,语出有据,庄重得体。比如在政府宣传部或新华社发布的新闻稿件中,“会晤”、“斡旋”、“严正声明”等明显带有政治立场或用语严肃有力的词汇才符合公务员用语规范的标准。
向国家准公务员角色的转换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有荣登仕途、大展才干、报效国家之志者,就应自立志那一刻开始,从管理能力、知识素养、品德水准以及行为举止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重新塑造自己,让自己由内而外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准公务员,而角色的转换自然离不开思维方式、观察视角和语言系统的转换,这就要求考生能持之以恒的坚持阅读和关注上述报刊、网站等规范语言媒介,在阅读中思考、揣摩,逐渐形成一种符合规范的语言习惯。
相信对规范语言媒介的关注,必定会为广大备考的准公务员们培养语言习惯、确立用语规范、进而转换自身角色指明方向。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