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杏园 杏林(杏林和杏坛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文章:现场模拟类面试真题(现场面试流程)
存款变保险新闻(存款变保险案例)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7申论热点《“存款变保险”1》,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近日,一篇“农民25万存款被划为保险只剩1元 妻子无钱治病去世”的文章引发舆论关注。文章称,2010年8月,50岁的农民士中(化名)和爱人一起来到所在地区的一家银行存入了25万元。在办理完手续后,银行工作人员还赠送他们一份“猫抓狗咬”保险,称如发生意外,可得到医药费等补偿。今年5月,士中的爱人因身患疾病急需用钱,但25万元存款在6年前就被自动划为分红型保险,银行账户里只剩1元。几经周折后,士中最终得到了29万4000元和7000余元的补偿。
单纯从金额上看,与6年前存进银行的钱数相比,客户的确实现了本金的“保值增值”。但要看到,这种“存款变保险”后面隐藏的严重问题和巨大风险。银行擅作主张捆绑销售,且不明白告知甚至欺骗客户,不仅违反银行业规定,也侵犯了客户的知情权;银行偏离主业的歪风邪气,反让客户“无辜躺枪”,如没到期取出损失大,要提前正常取钱还要花费诸多心血去维权,侵害了客户的核心利益;而最令人心痛的,是士中“望钱欲穿”给妻子治病,却无奈有钱不能及时拿到,最终收获“钱来了,人没了”的苦痛。
事实上,类似“存款变保险”的事例并不少见,某种程度上,甚至早已成了某些银行“躺着赚钱”的把戏。2007年,人民网就刊发热线新闻,安徽滁州市来安县一村民去农业银行储蓄所存钱,营业员却给他办了一份保险;2013年,媒体曝光河南正阳县有10多户农民的存款变成保险;2014年,山东媒体也报道了“两万‘存’三年,才知是保险”、“10万‘存’成保险,强退要损失三万多”等消息。可见,“存款变保险”的把戏,不仅在多地各类银行较为普遍地存在,而且长期以来,根本就没有得到禁绝。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出现“存款变保险”的乱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原因:一些存款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风险的防范辨别意识差、警惕性不足,对银行过于信任;一些金融机构出于天生的逐利本性,不顾服务成色和企业形象,屡屡突破职业规范底线,将存款和保险“捆绑销售”,并且未对存款人履行相应的告知和提醒义务;一些银行故意趁着信息不对称、监管有盲区等因素,玩弄“障眼法”和“腾挪法”,对存款人利诱忽悠,将金融风险转嫁到“上帝”身上。症状是银行偏离主业、不顾节操地逐利、不遵纪守法违规运作,表象是一些银行窗口工作人员内外勾结、坑蒙拐骗、欺上瞒下的乱象,再加上监管力量的不够强硬和全覆盖,类似乱象就野蛮生长。
相关文章:
第1篇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的管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作者:admin
2013年2月28日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面试真题作为一名出入境边检人员,领导让你负责开通一个网站与市民做交流活动,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开通边检交流网站,不仅可以为民众答疑解惑,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边检知识的宣传,保证民众在日后的边检通关中能够
第2篇 建立容错机制的意义(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公务员考核的意义) 作者:admin
【背景材料】今年4月以来,涉及65平方公里、94个自然村、3万多人的广州增城挂绿湖水利工程拆迁工作进展非常迅速。而部分拆迁户反映,政府用亲情逼迁,他们最终签了拆迁协议。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增城市政府多个文件要求有关公职人员参与征拆工作。对于部分公职人员表现不积极,感到很大压力。不独广州增城,“亲情逼迁”在其他一些城市也出现过。此种拆迁行为的特点是,举凡拆迁对象的七大姑、八大姨,均有义务帮
第3篇 理清假言命题关键词是什么(理清假言命题关键词有哪些)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备考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假言命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颇受考官青睐,根据掌握的历年真题来看几乎常常有假言命题的身影出现,所以说假言命题是大家备考事业单位考试时一定要掌握的重要考
第4篇 体育项目招商引资(体育招商引资建议) 作者:admin
【导读】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面试热点知识《体育产业招商引资签约,六大项目成投资热点》。【热点梗概】近年来,杭州市积极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加大体育产业培育力度,体育产业门类逐渐增多。杭州市体育产业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持续四年,共签订有行业代表性的22家企业累计投资额突破110亿人民
第5篇 2016年7月时事政治(2016年8月7日,王某为购物消费便利,到甲支付机构) 作者:admin
时事评论背景: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不久前,国家成立了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凸显了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进一步重视,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创新带来积极影响。时事评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