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事业单位考试 法律题库及答案分析(事业单位法律知识真题及答案)
- ·下一篇文章:古希腊文学常识(西方古希腊文化)
假言命题前假后真(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口诀)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之带你走出假言命题的“前后”迷宫——假言命题解题思路。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每年无论在省级还是地市等地的事业单位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永远少不了的一种题型就是假言命题。在这种题目中,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于假言命题所描述的推出关系的把握,以及运用逆否命题推理规则解答相应问题。
如果能够熟练判断假言命题所描述的推出关系,掌握其推理规则,其实这种题目并不难。但是很多考生在刚开始学习假言命题的时候会觉得很绕很乱,甚至有些之前学过,有过基础的考生仍然无法厘清推出关系,快速选择出正确答案。接下来我会从两个方面帮助大家分析错误的原因所在,并找到走出假言命题“迷宫”的出口。
一.判断推出关系的习惯引发错误
在解答假言命题时,我们建议考生判断假言命题关联词所强调的条件关系是什么,比如:“如果”、“只要”后面一般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只有”后面一般强调的是必要条件,推出关系永远都是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这样记忆,想出错误都是很难的。但是大多考生习惯用“前、后”这种描述来帮助自己解答假言命题,这种方法比较口语化,记忆起来比较容易,但是也非常容易出错。
【例】要想考上公务员,只有好好学习。
在这句假言命题中比较明显的关联词是“只有”,正确的思路是“只有”后面强调的是必要条件,所以“好好学习”是必要条件;“要想”后面一般强调充分条件,即“考上公务员”,所以推出关系应该为:考上公务员=>好好学习。
但是按照大多考生的习惯,对于“只有”这个关联词,更多见到的是“只有......才......”的组合,并且习惯用“后推前”来记忆,这种说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容易造成见到“只有”这个关联词就会因惯性思维按照“后推前”,将上述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写成:好好学习=>考上公务员。这样,推出关系写错了,最后得出的答案肯定也是错误的。
所以大家在判断假言命题推出关系的时候,对于一些常见的关联词,可以按照“前后”的说法去记忆,比如:“如果......那么......”、“只要......就......”、“要想......必须......”记为“前推后”;“只有......才......”记为“后推前”。但是也要注意不要一味的套用,当出现一些特殊的关联词组合时,记住关联词强调的条件关系是什么,才是解答问题的正解。
二.因不同“前后”造成的思路混淆
逆否命题是假言命题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学习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否定必要条件推出充分条件的否定”来找到原命题的假言命题,并且我们了解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大多数的假言命题题目都需要借助逆否命题来解答。
很多考生在解答假言命题的时候喜欢“前后”的形式,即“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来帮助自己快速判定选项的正误,这种方法是没有问题的,这句话可以正确描述推出关系的推理规则,但是很多考生会将其和上文提到的通过假言命题关联词写推出关系的“前后”混淆,从而产生思维上的混乱。所以厘清解答假言命题的步骤,以及分清这两个“前后”便至关重要。
【例】刑警王某从某个杀人现场勘查完毕回到局里。门卫老张问她结果怎么样,王某说知道了杀人犯到过现场。老张知道网刑警在调侃他,因为根本无须王某告诉,他就知道: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一定在现场。
但据此回答,我们可以推知:
A.如果张三案发时在现场,那么他就是杀人犯
B.如果李四不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就不在现场
C.如果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那么它就不是杀人犯
D.即使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也有可能是杀人犯
对于这道题目,首先,当我们判断出题型考察假言命题之后,第一步是写出题干和选项假言命题描述的推出关系。这一步我们用的“前后”是假言命题关联词的“前后”:“如果......那么......”、“只要......就......”、“要想......必须......”是“前推后”;“只有......才......”是“后推前”。一定要注意,这一步的“前后”是关联词的前后。通过这一步我们可以写出题干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为:杀人犯=>在现场;A项:在现场=>杀人犯;B项:非杀人犯=>非在现场;C项:非在现场=>非杀人犯;D项:非在现场=>杀人犯。
接下来第二步,我们用“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来判定选项,能符合这句话的选项我们就可以选出来了。要注意的是,这一步的前后是推出符号的前后。对比题干的推出关系,A项肯定了必要条件,推出肯定的充分条件,属于肯后推肯前,不符合题干推出关系;B项否定了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的否定,属于否前推否后,不符合题干推出关系;C项否定了必要条件,推出充分条件的否定,属于否后推否前;符合题干推出关系;D项否定必要条件,推出了肯定的充分条件,不符合题干推出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所以大家在解答假言命题题目时,一定要清楚区分这两个步骤。第一步写出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这个时候我们是根据关联词,判断关联词对应的推出关系是“前推后”还是“后推前”,这个时候的“前后”是关联词的前后。第二步判定选项的推出关系是否正确,通过“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判定,这个时候的“前后”,是推出符号的前后。如果大家能够厘清这两部,就再也不会被假言命题的“前后”绕晕了。
【例题】 要想精神健康,人必须自尊。人们要保持自尊必须通过不断赢得他们尊重的其他人的尊重,他们要赢得这种尊重只有通过道德地对待这些人。
下列哪个结论可以从上文推出?
A.精神健康的人将被别人道德地对待
B.精神健康的人将道德地对待他们尊重的人
C.精神健康的人为了被比人道德地对待必须有自尊
D.自尊的人很少道德地对待那些他们尊重的人
【中公解析】B。题干是一系列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第一步写出题干和选项中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题干的推出关系如下:
①精神健康=>必须自尊
②保持自尊=>不断赢得他们尊重的其他人的尊重
③赢得他们尊重的其他人的尊重=>道德地对待他们尊重的其他人
①②③通过假言连锁推理,可以得出精神健康=>道德地对待他们尊重的其他人,B项推出关系为:精神健康=>道德地对待他们尊重的其他人,对比题干推出关系属于“肯前推肯后”,符合题干推出关系,因此B项正确。A、C两项中是否被别人道德地对待在题干中没有提及,因此不能推出。通过②③进行连锁推理,可得:自尊的人=>道德地对待他们尊重的其他人,D项推出关系为:自尊的人=>非道德地对待他们尊重的其他人,对比题干推出关系属于“肯前推否后”,不符合题干推出关系,因此D项错误。故此答案选择B项。
在事业单位考试的试题中,假言命题考察的概率非常大,并且这种题目一旦掌握好,是很容易拿分的。希望各位同学可以厘清解题的思路,进而进行快速解题。最后祝各位考生成功上岸!
相关文章:
第1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招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招聘的笔试当中,一些高频考点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频繁出现,而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陷入这类考题中的文字陷阱,导致分数不理想。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这类容易出错的高频知识点的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些考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患于未然。一、单项选择题1.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6年。①救火英雄:三进火海,出来时快被烧成炭人;②乡村教师:37年捐40余
第2篇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 作者:admin
安徽省申论标准预测试卷(A类)标准预测试卷一(关注社会焦虑)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应试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
第3篇 申论需要练题吗(申论要考作文吗) 作者:admin
“申论需要复习吗”,这是近年来很多考生心头的疑惑。因为部分考生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复习了很长时间,又是看书又是报辅导班,最终成绩反而比那些没有复习(坊间称之为“裸考”)的同学低,出现了“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情况。还有部分考生第一次参加考试时没有复习,申论分数也不低,第二次参加考试时进行了复习,学习了很多方法,背诵了很多范文,分数反而降了下去。实际上理性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上述两种情况仅仅是个别现象,并
第4篇 河南公务员进面试比例(河南公务员面试批次) 作者:admin
今年我省统招公务员面试成绩将当场公布。昨日,我省统招公务员参加面试确认方案出台,公务员考试成绩由考官当场评判,并当场公布,考生可以在面试结束后就知道自己的总分数。此外,由于报考职位冷热不均,今年招录2240个公务员名额将有所减少。附
第5篇 需要内外兼修(内外兼修的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admin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当中,考官考查不单单是一个考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更多时候考生的外在仪容也是各大考官关注的事情.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之内在如果考生以为只要外在好就完事大吉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外在没有内在的考生会让考官觉得是绣花枕头。1.良好的心态心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心态对考生很重要。考生在面试考场可能会遇到某种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