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例子(科技创新和文化)
- ·下一篇文章:行测逻辑填空答题思路(行测逻辑填空怎么做)
申论 引经据典(引经据典的范文)
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道理,让人信服。那么如何才能让人信服?与其长篇大论、喋喋不休,适当的引经据典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整理出申论文章写作常用到的一些名言警句,为各位同学的申论备考提供一些参考。
民本篇
1.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2.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3.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4.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甘地
治国篇
1.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
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氾论训》
4.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宋·苏轼
立德篇
1.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习近平
2.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3.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4.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
信念篇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宣永光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执法篇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2.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3.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权责篇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2.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人才篇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胡锦涛
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提拔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所能。——习近平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声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会马上处理。
相关文章:
第1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招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招聘的笔试当中,一些高频考点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频繁出现,而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陷入这类考题中的文字陷阱,导致分数不理想。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这类容易出错的高频知识点的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些考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患于未然。一、单项选择题1.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6年。①救火英雄:三进火海,出来时快被烧成炭人;②乡村教师:37年捐40余
第2篇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 作者:admin
安徽省申论标准预测试卷(A类)标准预测试卷一(关注社会焦虑)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应试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
第3篇 申论需要练题吗(申论要考作文吗) 作者:admin
“申论需要复习吗”,这是近年来很多考生心头的疑惑。因为部分考生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复习了很长时间,又是看书又是报辅导班,最终成绩反而比那些没有复习(坊间称之为“裸考”)的同学低,出现了“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情况。还有部分考生第一次参加考试时没有复习,申论分数也不低,第二次参加考试时进行了复习,学习了很多方法,背诵了很多范文,分数反而降了下去。实际上理性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上述两种情况仅仅是个别现象,并
第4篇 河南公务员进面试比例(河南公务员面试批次) 作者:admin
今年我省统招公务员面试成绩将当场公布。昨日,我省统招公务员参加面试确认方案出台,公务员考试成绩由考官当场评判,并当场公布,考生可以在面试结束后就知道自己的总分数。此外,由于报考职位冷热不均,今年招录2240个公务员名额将有所减少。附
第5篇 需要内外兼修(内外兼修的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admin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当中,考官考查不单单是一个考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更多时候考生的外在仪容也是各大考官关注的事情.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之内在如果考生以为只要外在好就完事大吉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外在没有内在的考生会让考官觉得是绣花枕头。1.良好的心态心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心态对考生很重要。考生在面试考场可能会遇到某种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