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道士 治病(道士治病30个经历)
- ·下一篇文章:篇章阅读题型(行测篇章阅读怎么做)
古诗文常识题(古诗词文学常识填空)
【导读】
古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它也一直是常识类题目中常考的一个考点,在这类考点中经常考查通过古诗句判断其所传递的时节,具体又细分为季节、传统节日、一天中的某一时段这3种,其中考查季节的占了一半以上。现在我们就来看几道这样的常识题目,通过这些题目来储备一些相关的知识吧。
1.下列各项中诗句内容与季节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季)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季)
C.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秋季)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季)
【答案】D。解析:A项正确,本诗句出自柳宗元的《江雪》,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可见,这里描写的是冬天;B项正确,本诗句出自杨万里的名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句描写了西湖里“荷花”一望无际,阳光下“荷花”红艳可爱的景色,可知该诗句描述的季节是夏天,故B项诗句与季节对应;C项正确,本句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这两句的意思是: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通过“深秋雨”即可得知,本诗句描写的是秋季;D项错误,本诗句出自岑参的名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把枝头落雪比喻为千树万树的梨花,写的是冬季的雪景,故D项诗句与季节不对。故本题答案为D。
2.下列诗句没有涉及夏天的是()。
A.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B.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C.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D.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答案】D。解析:A项正确,本诗句出自杜甫的《夏夜叹》,意思是仲夏的夜晚实在太热了,打开窗户会凉快一些,“仲夏”即夏天的第二个月;B项正确,本诗句出自李重元的《忆王孙•夏词》,意思是下过了雨,荷花的香气满院,瓜果浸于寒水之中得到一丝丝清凉,“荷花”点明了是夏天;C项正确,本诗句出自王安石的《初夏即事》,意思是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点出了夏天;D项错误,本诗句出自刘禹锡《秋词》(其二),意思是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显然是秋天之景。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文章:
第1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招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招聘的笔试当中,一些高频考点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频繁出现,而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陷入这类考题中的文字陷阱,导致分数不理想。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这类容易出错的高频知识点的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些考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患于未然。一、单项选择题1.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6年。①救火英雄:三进火海,出来时快被烧成炭人;②乡村教师:37年捐40余
第2篇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 作者:admin
安徽省申论标准预测试卷(A类)标准预测试卷一(关注社会焦虑)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应试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
第3篇 申论需要练题吗(申论要考作文吗) 作者:admin
“申论需要复习吗”,这是近年来很多考生心头的疑惑。因为部分考生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复习了很长时间,又是看书又是报辅导班,最终成绩反而比那些没有复习(坊间称之为“裸考”)的同学低,出现了“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情况。还有部分考生第一次参加考试时没有复习,申论分数也不低,第二次参加考试时进行了复习,学习了很多方法,背诵了很多范文,分数反而降了下去。实际上理性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上述两种情况仅仅是个别现象,并
第4篇 河南公务员进面试比例(河南公务员面试批次) 作者:admin
今年我省统招公务员面试成绩将当场公布。昨日,我省统招公务员参加面试确认方案出台,公务员考试成绩由考官当场评判,并当场公布,考生可以在面试结束后就知道自己的总分数。此外,由于报考职位冷热不均,今年招录2240个公务员名额将有所减少。附
第5篇 需要内外兼修(内外兼修的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admin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当中,考官考查不单单是一个考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更多时候考生的外在仪容也是各大考官关注的事情.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之内在如果考生以为只要外在好就完事大吉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外在没有内在的考生会让考官觉得是绣花枕头。1.良好的心态心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心态对考生很重要。考生在面试考场可能会遇到某种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