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分式比较法(比较分式的方法)
- ·下一篇文章:公考常识24节气(…二十四节气)
2013年重庆公务员申论(2020重庆省考申论1参考答案)
关注留守儿童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给定资料
1.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可是,前几天,留守儿童却出了大事。
2009年11月12日8时许,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公会镇杨会村的非法爆竹加工点发生爆炸,造成13个儿童伤亡。据披露,其中大部分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
12日这天,这群想挣点零花钱的孩子,没有走在上学的路上,而是在非法爆竹加工点往大海碗里一个接一个扔插了引信的鞭炮——远在他乡疲惫的打工父母、近在咫尺年迈而迟钝的祖父母,对这一切都浑然不知。花朵般的人生,竟被残忍地点燃了……
两天后,一个“全球媒体儿童日”大型公益直播活动,在世界六大洲展开24小时多媒体环球“接力”报道。主旨是体现媒体“关注儿童生存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
现在,一群着了火的“留守儿童”,哭喊着跑上报纸的版面,跑进电视新闻的镜头,逼视着我们:还能继续漠视他们的生存困境吗?
“留守儿童”,这是一群被所谓“主流人群”忽略不计的孩子。翻检媒体,一提到中国儿童,永远的话题是“应试教育”、“择校热”,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群体,是居高不下的教育成本……事实上,媒体热衷于描述的,远不是中国儿童的全部,仅仅是媒体身边的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城里儿童。还有另一群儿童,他们穿着脏兮兮的衣裳,攥着破破烂烂的课本,游走于城乡之间。寒暑假,他们候鸟般往返于城乡之间,为了能和父母小住上一段时间,并且时常不幸地成为城里社会新闻的隐身主角:一外来务工子弟溺水身亡,某工地外来务工子弟被构件砸伤……
他们和城市儿童更有天壤之别的精神待遇。当城里儿童在多达六位至亲长辈的贴身关注中不耐烦时,他们却守着空空的老屋和木讷的老人,思念着父母。当城里儿童为多如牛毛的试卷和没完没了的培训班发愁之际,他们正得过且过地试图混完小学和初中,也去圆外地打工的理想。就算有发奋肯读书的孩子,在名师、辅导资料和有文化的长辈均告阙如的前提下,还非得多考几十分,才能有幸和城里孩子读同一所大学。
而我们甚至还弄不清他们的人数究竟有多少。媒体一会儿猜测他们有2000万人,一会儿又估算超过6000万人。倘若,在注重父慈子孝的中国乡村,竟有6000万孩子严重缺乏家庭温暖,缺乏母爱或父爱,他们的成长,可能将是中国未来的“定时炸弹”,冷漠、自卑、缺乏安全感,将会引爆接踵而至的各种社会问题:失学、失业、失婚,家庭失和及犯罪率上升……
国际儿童日,让我们在关注阿富汗儿童、黎巴嫩儿童的同时,更将最深切的关注,投向中国的留守儿童群体。至少,他们也该是“国际儿童日”的主角。
[1][2][3][4][5][6][7]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整除 技巧(整除问题进阶视频) 作者:admin
在备考行测的路上,总有一类题目拦在广大考生面前,因其题型多、对思维要求较高等特点使得考生很难快速掌握和在短期内提升,这就是数量关系。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带广大考生了解一下“整除特性”这种巧解数量关系题目的技巧,熟练掌握之后便能够秒杀一部分题目。一、题目示例张三将自己养的猪交给李四一部分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
第2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摘要) 作者:admin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3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举例)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指的是“通过政府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来控制经济”的政策意向与活动。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即国家
第4篇 报考新疆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报考新疆公务员的条件) 作者:admin
BODY{FONT-SIZE:12px;FONT-FAMILY:??;background-color:#ffffff;}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面试工作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统一安排组织实施。报考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1001”、“1002”职位的考生分三个点进行面试,在伊犁州、乌鲁木
第5篇 摈弃浮躁拼音(摈弃浮华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讲述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多年潜心研究,团队密切协作,执着科研攻关,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获取灵感,终于发现和提取了青蒿素,使之造福人类。“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株“中国小草”改变无数患者的命运,让世人感慨万千。这份“礼物”,不只是惠及苍生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