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6年《半月谈》第1期心得体会(半月谈2020年第一期)
- ·下一篇文章:国考行测数学题占多少比例(国考行测计算题)
如何引导舆论导向(怎样进行舆情引导)
给定材料:
微博、微信为主导的自媒体时代,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催生助长了网络浮躁情绪,面对一张图片、一条微博、一段视频、一个身份,相当一部分网民往往提前预设现场,对孰对孰错匆下结论。2014年年底,“医生手术室自拍”迅速引起热议,不少网友指责涉事医生“把他人生命当玩笑,以后还怎么相信你们能严谨对待病人”。当晚,西安市卫生局迅速公布了处理结果:事发西安凤城医院,分管副院长等3人被免职。不过,涉事医生郑晓菊随后发声:当天没吃没喝做了7个小时的手术,终于为患者保住了左腿,心情很激动,也为告别这个手术室(手术室即将搬迁),所以拍照留念。闻此,不少网友开始为医生喊冤。在新浪“你怎么看待医生手术完成后自拍行为”调查中,60%的网友选择了“可以理解”。
在“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舆情初期,微视频只是呈现了最后的暴力过程,之前女司机个人的危险行为完全被“忽略”,尽管部分网友质疑事情未必那么简单,但大部分网民显然被这一小段视频给误导了,很自然地对男司机恶语相向。而“最霸气女老师事件”中,网友晒出的数张“打伞”照片 “无不力证着当事师生的溜须拍马和坦然承受”。但随着后续调查的深入,更多的事实和细节浮出水面,当初凭借“有图有真相”占领了舆论高地的网友,随后跌入尴尬的境地!而这也令人不得不反思:仅凭那些照片、视频就冒然对相关人口诛笔伐,是网民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表现吗?
深圳前媒体人罗尔为身患白血病女儿写了一封信,题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转发一次可让罗一笑获得一元捐款。随后,该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短时间获得数十万阅读量,罗尔也通过微信打赏获取了逾百万元的善款,远超治疗所需费用。不过,很快有人爆料称,这起公益募捐是一家P2P公司策划的营销事件。随后,罗尔本人的信息也被网友挖了出来,比如他家中有三套房、两辆车,还开了一家广告公司,有人还爆出了他的婚姻史等。朋友圈刷屏再反转的剧情又一次出现,一些原本同情罗一笑的捐助者和转发者非常愤怒,觉得自己的善心被利用了。
不难发现,近年来媒体制造的“反转剧情”事件越来越多。“老外街头扶大妈遭讹1800元”,最终被证明是外籍男子无证驾驶并交通肇事;“儿童医院保温箱烤死新生儿”,最终证明女婴其实死于感染;湘潭妇幼保健院产妇死亡事件等,一些媒体过早传播碎片化消息以及过早“站队”,对舆论场的偏激情绪火上加油的负功效。一旦报道被证实与事实不符,往往就会产生“舆情反转”,让公众无所适从的同时,也消费着媒体的公信力。
热点事件引起舆论关注的同时,部分网民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甚至为了一时情绪发泄随意谩骂、“人肉”骚扰,给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当事人面对镜头泣不成声,其家人表示抗议,要诉诸法律,却引来网友更多批评。究竟是什么让“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公共信息与公民隐私侵犯之间到底有多远的隔离带?或许正如媒体反思所质问的:网语如刀,假如下一个受害者是你我,该怎么办?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在事实未厘清前,预设立场的思维不可取。不妨秉持一颗公正之心,摘下有色眼镜,当一回理性的看官,万不可站在道德的高地发动各种疯狂的人身攻击,不自觉地沦为网络的施暴者和盲从者。“一码归一码”本是文明网络社会的基本准则。
互联网离不开信息权威,公众的过度紧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知晓权的缺失,陷入到碎片化的信息洪流的不确定中。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定心丸,要想保证移动舆论场的良性发展,营造一个洁净的网络舆论环境,在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的同时,更有必要对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公开作进一步的释放,以真相公开推动网络“最大公约数”,以互动交流拆除网民的“心理隔膜”,真正实现舆论场的“同频共振”。
给定材料中谈到“当初凭借'有图有真相'占领了舆论高地的网友,随后跌入尴尬的境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明确,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中公解析】
面对碎片信息网友容易被误导、提前预设现场,对孰对孰错匆下结论,当更多的事实和细节浮出水面,发现之前的结论与事实不符。
舆情频频反转的原因主要是自媒体时代,传播速度助长了浮躁情绪,网友盲目下判断;一些媒体过早传播碎片化消息以及过早“站队”,对舆论场的偏激情绪火上加油的负功效。这不仅引发网友愤怒情绪、无所适从,也消费着媒体的公信力,甚至部分网民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给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让“网络暴力”愈演愈烈。
因此,预设立场的思维不可取。网民应秉持公正之心,多一些理性。在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的同时,加强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公开能力,保障公众知晓权。
(计空格293字)
原标题:“舆论反转剧”频现慎用拇指话语权
作者: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助理卢永春、舆情分析师魏耀奔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相关文章:
第1篇 整除 技巧(整除问题进阶视频) 作者:admin
在备考行测的路上,总有一类题目拦在广大考生面前,因其题型多、对思维要求较高等特点使得考生很难快速掌握和在短期内提升,这就是数量关系。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带广大考生了解一下“整除特性”这种巧解数量关系题目的技巧,熟练掌握之后便能够秒杀一部分题目。一、题目示例张三将自己养的猪交给李四一部分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
第2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摘要) 作者:admin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3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举例)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指的是“通过政府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来控制经济”的政策意向与活动。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即国家
第4篇 报考新疆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报考新疆公务员的条件) 作者:admin
BODY{FONT-SIZE:12px;FONT-FAMILY:??;background-color:#ffffff;}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面试工作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统一安排组织实施。报考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1001”、“1002”职位的考生分三个点进行面试,在伊犁州、乌鲁木
第5篇 摈弃浮躁拼音(摈弃浮华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讲述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多年潜心研究,团队密切协作,执着科研攻关,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获取灵感,终于发现和提取了青蒿素,使之造福人类。“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株“中国小草”改变无数患者的命运,让世人感慨万千。这份“礼物”,不只是惠及苍生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