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国家公务员面试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公务员考试面试评分细则)
- ·下一篇文章:2018年8月29日青岛海关(2019年8月29青岛海关)
两汉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两汉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题中的必考点人文知识,其涉及面之广,种类之繁杂,是提到就让很多考生头疼的部分,但是只要考生们能够切入到国考常识判断题的考试点,就能够较轻松地备战国考行测考试。
国考常识判断人文知识部分考察的都是非常基础的内容,考生只需要把基本的文学脉络理清楚,例如: 我国古代文学部分,大体可以分成这样几个时期:先秦诸子散文思想——秦汉文——魏晋南北朝小说、文学批评——隋唐诗歌——两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抓住脉络上面的阶段性特征与重点知识,并将这些文学知识与一定程度上的法律、政治、地理、科技、经济等知识结合,融会贯通,考生定会在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的复习中受益匪浅。
国考行测人文知识的考察角度,通常来讲有这么几个方面:
1. 考察基本的文化认知。像古代的四书五经、成语知识、传统节日与诗词等文化现象。
2.考察作家、朝代、作品、思想等对应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为大家介绍两汉魏晋人文考点。
一、指鹿为马
秦末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把鹿说成是马,后来把反对他的人都害死了。“指鹿为马”现比喻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二、背水一战
楚汉之争时,刘邦命韩信领兵攻打赵国。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打败了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 “背水一战”现指最后决一死战。
三、楚河汉界
楚汉之争时,刘邦与项羽双方讲和,以鸿沟为界划分土地,以西归汉,以东归楚,这就是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
四、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楚汉之争中,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项羽夜不能寐,忽听四面楚歌,军心动摇,项羽大恸,自知将败,慷慨悲歌,虞姬和歌而舞。
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本为项羽下属,后因不被重用投奔刘邦,岂料仍默默无闻,便连夜奔走,萧何月下追韩信,并把他推荐给刘邦,使其得以重用,成为刘邦重臣;后韩信封王列侯遭刘邦忌惮,萧何又把韩信骗至宫中导致韩信被杀。此典故现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国考行测历史常识备考:两汉魏晋人文考点
六、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使匈奴闻风丧胆,人称飞将军。但西汉政府并没重用李广,他60多岁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现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七、投笔从戎
班超是东汉人,少时家贫,为了谋生替官家抄书。有一天,他抄写文件时,万分苦闷,忍不住投笔说道: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弃文从武,出使西域,封候拜将。现指文人从军。
八、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刘备处于劣势,后闻听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后刘备亲自三次前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感于刘备知遇之恩,最终帮助他夺得了天下。“三顾茅庐”现形容人礼贤下士。
国考行测历史常识备考:两汉魏晋人文考点
九、七步成诗
曹丕称帝后欲杀曹植,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不成便要痛下杀手。曹植七步成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现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十、洛阳纸贵
西晋左思出身于儒学世家。他以魏蜀吴三国都城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经过整整十年的呕心沥血,完成了《三都赋》的创作。名人纷纷为其作序,一时间《三都赋》风靡京城。因为抄写本书的人太多了,洛阳的纸张很快供不应求,造成全城纸价猛涨。“洛阳纸贵”后形容杰出的作品广泛流传,风靡一时。 十一、闻鸡起舞 东晋祖逖与好友刘琨胸怀坦荡、抱负远大。二人一起担任司州主簿时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后成为文武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实现了他们报效国家的愿望。“闻鸡起舞”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十一、东山再起
东晋名相谢安,少有奇才,入仕为官,后感叹于政治黑暗,隐居于浙江会稽的东山。在其四十岁时,桓温力邀他出任司马一职,谢安辞谢不过,重新入仕,时年已四十余岁。“东山再起”后比喻一个人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或失势后重新恢复兴起。
国考行测历史常识备考:两汉魏晋人文考点
十二、咏絮才高
东晋谢安在雪天与子侄们讨论文义。正值户外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问到:“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加赞赏。后世人赞誉女性富有诗才为“咏絮之才”。
十三、东床快婿
东晋时,郗鉴写信给王导欲结亲,王导让他在子侄中挑选。使者回去以后,对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儿郎们都不错,听到来挑选女婿,个个都很矜持,只有一个在东面的床上露着肚皮躺着,好像啥也没听到。”郗鉴说:“那就是这个了。”询问之下,此人正是王羲之,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郗璇嫁给了王羲之。坦腹东床由此而来,旧用东床快婿作女婿的美称。
十四、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陶渊明时任彭泽县县令。 因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挂印辞官。“不为五斗米折腰”后专指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
十五、才高八斗
南朝宋的谢灵运,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很受当时宋文帝及文人雅士的喜爱。谢灵运曾自誉:“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他人共分一斗。”“才高八斗”后用以形容文才高超。
国考行测人文知识部分有关魏晋的考点已经为大家介绍完了,据了解,就人文知识考察的比重来看,我国古代人文部分考察比重日益增大,近几年尤其如此。所以,准备参加国考公务员的朋友们务必高度重视。
相关文章:
第1篇 整除 技巧(整除问题进阶视频) 作者:admin
在备考行测的路上,总有一类题目拦在广大考生面前,因其题型多、对思维要求较高等特点使得考生很难快速掌握和在短期内提升,这就是数量关系。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带广大考生了解一下“整除特性”这种巧解数量关系题目的技巧,熟练掌握之后便能够秒杀一部分题目。一、题目示例张三将自己养的猪交给李四一部分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
第2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摘要) 作者:admin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3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举例)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指的是“通过政府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来控制经济”的政策意向与活动。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即国家
第4篇 报考新疆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报考新疆公务员的条件) 作者:admin
BODY{FONT-SIZE:12px;FONT-FAMILY:??;background-color:#ffffff;}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面试工作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统一安排组织实施。报考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1001”、“1002”职位的考生分三个点进行面试,在伊犁州、乌鲁木
第5篇 摈弃浮躁拼音(摈弃浮华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讲述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多年潜心研究,团队密切协作,执着科研攻关,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获取灵感,终于发现和提取了青蒿素,使之造福人类。“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株“中国小草”改变无数患者的命运,让世人感慨万千。这份“礼物”,不只是惠及苍生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