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国土督察部门(国土督察机构举报电话)
- ·下一篇文章:互联网对教育影响(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部)
在平凡中铸就伟大作文(在平凡中铸就精彩人生)
热点练习题
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表示,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问题:习总书记曾言:“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请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答要求:观点鲜明,逻辑合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管子·乘马》言:“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正,不傲则不失。”习总书记曾言:“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在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我们要坚持实干苦干,脚踏实地;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唯有此,才能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中铸就伟大,需以苦干实干作基础。从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到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实干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关键。生于百色,长于百色,走出百色,又回归百色。黄文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当地经济增长,民生幸福,改变村庄模样,白色的大山里她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上她是醒目的黄花。没有华贵耀眼的出身,没有令人羡慕的岗位,却用不懈的奋斗,坚韧的品格,实干的精神,做出伟大的成就。“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朝着目标前进,方能聚少成塔,积水成河,成就不凡。
平凡中铸就伟大,需以戒骄戒躁作保障。“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谨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本色。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强起来、到富起来,取得一系列伟大的成就,正是由于共产党人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纵观历史,那些从平凡中脱颖而出,做出伟大成就的人,靠的是不骄不躁、矢志不渝的精神。无论是在艰苦环境中潜心书山纸海,成功突破氢弹关键技术的于敏,还是为研究水稻躬耕陇亩数十年,终成“当代神农”的袁隆平,都是几十年如一日,不骄不躁、矢志不渝对待事业。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要做到常念骄傲之害、常改自满之态,唯有此才能成就更大的基业。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时刻谨记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正,不傲则不失的道理,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就一定能翻过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让平凡绽放出伟大的光芒!
中公精讲
【点睛论点】
文章结合题干中的两句名言进行立意,习总书记的话阐释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伟大来自平凡,确定为文章的总论点。文章分论点则结合管子的名言,强调谦虚和实干的重要性,因此文章的分论点从对策的角度入手,如何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就需要做到“谦虚”和“实干”。
【文章点评】
文章的命题方式参考了2021国考副省的命题方式,结合题干确定总分论点。采用典型的“四段两分”的结构方式,开篇点出总论点“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再从“实干”、“谦虚”两方面展开,结尾呼应回扣主题,结构匀称、完整。
标题:“在平凡中铸就伟大”,标题明确,精准传达总论点。
开头:采用“引言+分析+观点”的思路撰写。将题干的两句话《管子·乘马》言:“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正,不傲则不失。”习总书记曾言:“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写在开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引言所体现的观点,在平凡中成就伟大需要“实干”“谦虚”,引出文章分论点和总论点。
分论点:分论点三个中心句采用“总论点需要分论点”的方式书写,同时用“基础、保障”等规范的用词修饰,不仅修辞得当,而且形成规范、统一的表述,可圈可点。
分论点1:整体写作思路:分论点+过渡+案例+总结回扣。首先点出分论点中心句,再用关于“实干”的引言过渡;接着用黄文秀的案例来印证。最后回扣观点,一气呵成。
分论点2:整体写作思路:分论点+过渡+理证+例证+总结回扣。首先点出分论点中心句,用关于“谦虚”的引言并对引言进行解释过渡,然后用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理论论证,随后引出于敏、袁隆平等模范人物案例进行举例论证,论证方式从古到今、理证和例证结合,论证逻辑清晰,丰富有效。
结尾:写作思路:引言+总结总分论点+升华。引用名言警句回扣主题,接着阐述时代背景,突出话题的重要性,引出总分论点“实干和谦虚”,最后拔高升华,简单、凝练、有高度,不失为一个好结尾。
相关文章:
第1篇 整除 技巧(整除问题进阶视频) 作者:admin
在备考行测的路上,总有一类题目拦在广大考生面前,因其题型多、对思维要求较高等特点使得考生很难快速掌握和在短期内提升,这就是数量关系。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带广大考生了解一下“整除特性”这种巧解数量关系题目的技巧,熟练掌握之后便能够秒杀一部分题目。一、题目示例张三将自己养的猪交给李四一部分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
第2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摘要) 作者:admin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3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举例)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指的是“通过政府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来控制经济”的政策意向与活动。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即国家
第4篇 报考新疆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报考新疆公务员的条件) 作者:admin
BODY{FONT-SIZE:12px;FONT-FAMILY:??;background-color:#ffffff;}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面试工作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统一安排组织实施。报考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1001”、“1002”职位的考生分三个点进行面试,在伊犁州、乌鲁木
第5篇 摈弃浮躁拼音(摈弃浮华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讲述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多年潜心研究,团队密切协作,执着科研攻关,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获取灵感,终于发现和提取了青蒿素,使之造福人类。“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株“中国小草”改变无数患者的命运,让世人感慨万千。这份“礼物”,不只是惠及苍生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