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怎么破题(申论综合分析题怎么做)
- ·下一篇文章:用饱满的状态迎接美好的一天(用饱满的热情迎接)
爱护网科技(爱护网络)
深圳市2013年公开招考公务员(1301批次)将于24日和25日举行面试。巧的是,广东省2013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深圳考区)的面试也将在24日举行。
2013年广东公务员面试时间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5月24日至28日,进行市以下机关招录职位的面试;第二阶段为6月1日至5日,进行省直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含省以下垂直管理单位,下同)招录职位的面试。本次考试实行结构化面试。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面试,广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gjgwy.org/guangdong/)现发布一些面试热点供考生参考。
2013年广东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爱护互联网,就是珍惜表达权
这段时间以来,“安徽女青年坠楼死亡”事件再次把网络谣言这个话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重新把这个严肃的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互联网开放了言论、解放了表达,但是人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一份表达权利?满足于造谣传谣,沉浸于情绪宣泄,又会反过来给互联网带来哪些伤害?
人们学会了在互联网上传递信息、互通有无,习惯了在微博上对政府行为品头论足。平心而论,无论是政府部门更加注重信息公开,还是政府行为更加强调依法行政,都与网络舆论场的监督作用息息相关。然而,生长麦子的土地同样孕育毒药,互联网的交互性、及时性为公民表达开拓了空间,它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为谣言传播埋下了隐患。这些年来,从日本大地震期间的抢盐风波到红会“发文索捐”,再到近日的“安徽女青年坠楼死亡”事件,谣言一旦产生就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几何级的增长,制造出莫须有的负面情绪和恐慌氛围,让社会和当事人都付出惨重代价。
谣言流布,绝非一句“止于智者”那么简单,而是迎合了人们的某种心理预期和社会情绪。害怕核辐射,所以抢盐防辐射就能获得更多听众;红十字会公信力降低,因此“发文索捐”的谣言才能获得更多拥趸;医患关系紧张,深圳“八毛门”事件在传播中演绎成另一个版本。网络谣言流风所及,是在消费社会情绪,变相地强化了负面心理,对社会肌体造成的深层次危害更甚于谣言本身。
事实上,网络谣言的霰弹,让每一个使用网络的人都难以独善其身。“微博约架”事件中选边站对、相互谩骂,甚至拳脚相向、诉诸暴力;“林妙可事件”中互爆粗口、相互指责,甚至展开贴标签大战。当情绪的极化取代了理性的对话,当谣言的流布左右了信息的真假,下一个躺着也中枪的人,很可能就是此刻滑动鼠标、浏览网页的你。
因此,爱护互联网,就是珍惜自己的表达权利,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一份责任。且不论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也不说网络和媒体的行为伦理,就说我们每一个个体,当互联网把麦克风给予每一个人,事实上也赋予每一个人信息“把关人”的角色。网上的发言,汇入信息的海洋最终会成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你的理性审慎,会给社会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你的人云亦云,就会成为谣言流布的一个节点,甚至信任崩塌的一个链条,伤及互联网,最终,也会伤害自己。
认识到这一点,敲击键盘的指尖,是否会感到一丝沉重?
相关文章:
第1篇 整除 技巧(整除问题进阶视频) 作者:admin
在备考行测的路上,总有一类题目拦在广大考生面前,因其题型多、对思维要求较高等特点使得考生很难快速掌握和在短期内提升,这就是数量关系。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带广大考生了解一下“整除特性”这种巧解数量关系题目的技巧,熟练掌握之后便能够秒杀一部分题目。一、题目示例张三将自己养的猪交给李四一部分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
第2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摘要) 作者:admin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3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举例)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指的是“通过政府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来控制经济”的政策意向与活动。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即国家
第4篇 报考新疆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报考新疆公务员的条件) 作者:admin
BODY{FONT-SIZE:12px;FONT-FAMILY:??;background-color:#ffffff;}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面试工作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统一安排组织实施。报考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1001”、“1002”职位的考生分三个点进行面试,在伊犁州、乌鲁木
第5篇 摈弃浮躁拼音(摈弃浮华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讲述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多年潜心研究,团队密切协作,执着科研攻关,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获取灵感,终于发现和提取了青蒿素,使之造福人类。“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株“中国小草”改变无数患者的命运,让世人感慨万千。这份“礼物”,不只是惠及苍生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