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河南公务员面试逆袭(河南公务员面试题库)
- ·下一篇文章:文章速写(文章速写神器)
国考面试时政热点(国考时政题怎么考)
近几年,综合分析能力题目的考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综合分析能力还经常会搭配应急、人际等考察题型,所以,我们要重视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掌握综合分析能力来拓展其他的题型。在综合分析中包括时政类,哲理类和其他常考题型,其中时政类题目频率最高,哲理类题目最近几年频率也开始增加。今天,中公教育面试辅导专家带领大家学习时政类破题如何出亮点。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我们都知道,时政类题目要求考生具备的能力之一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能力,对于时政题如果能鞭辟入里的指出问题的本质,做到观点精确,就能加深考官对我们的印象。毫不夸张地说,明确而深入的观点是答好时政类题目的第一要求,本文在下面的内容中将对时政类题目提出观点的准确性作出简要介绍。
1、现象题提出观点的角度
对于现象题提出观点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描述判断——是什么,不是什么。
(2)价值判断——好或者坏。
(3)规范判断——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
【例题】近年来,大学就业时出现了一种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现象,即学历越高,就业率反而越低,相对于本科生,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青睐大专生,对此,你怎么看?
提出观点:学历“倒挂”,指的是学历越高,就业率反而越低,学历“倒挂”背后反映的是当前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所需不符,导致研究生的就业预期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难以有效对接。这个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的话,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价值判断)。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解决学历“倒挂”的问题(规范判断)。
2、时政观点类的评判标准
对于观点题目提出观点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说明我们对这个观点持支持态度还是否定态度,然后表明自己的理由如何即可,但是我们会发现很多考生,对于现象理解不到位,搞不清楚究竟需要支持还是反对,下面我们会带大家一起看看这类题目判断的标准。可以依靠以下3个方面进行标准判断。
(1)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为人民办事,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优惠。
(2)是否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提出的,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
(3)是否符合公序良俗。即是否符合传统道德规范。
【例题】今年有人在网上抹黑抗战英雄,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等人物事迹,你怎么看?
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无数英雄品格和精神的延续传承,才有了前面辉煌灿烂的历史。英雄是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脊梁,理应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与礼遇。
一路前行,与你相伴。中公教育面试辅导专家会与各位考生风雨同行,帮助大家成功上岸。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