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一个小女孩看到夏景说小姐姐坐在河边的电影(有个小女孩来到小河边)
- ·下一篇文章:当好家乡的宣传员(以宣传为)
掌握核心技术申论(掌握核心科技申论)
如何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从而超过竞争对手,成为考生中的高分?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小题部分要提高找点能力,在作文部分要掌握各部分写作方法后勤加练习。基于篇幅所限,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整理了非作文题目找寻要点的方法,希望考生看完后有所启发和收获。
一、提高找点能力需要过“审题关”
我们常说:“审题干得作答思路,审要求得评分标准”,而在考生答题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审清题干和要求导致找不全要点,如真题中“概括90后创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考生不能准确区分“外部环境”字眼与“自身优势”的区别,再比如“社会创业的内涵及特点”,考生往往不能有效理解何为内涵和特点。除此之外,考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不能准确理解一些常规要求到底是何意,如“全面、准确、客观、简洁、条理清晰、分类总结、对策要有针对性、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考虑行文格式”等要求,导致答题时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二、提高找点能力需要过“阅读关”
考生审完题之后,由于平常阅读文章较少,导致阅读速度慢,且阅读质量不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考生可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结合词、句、段、篇进行阅读。如高频词往往是要点,首句、尾句往往是要点,注意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阅读,宏观把握材料与作答对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断章取义的理解材料。一句话,梳理文章的能力需要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三、提高找点能力需要过“题型关”
各大题型有其自身特点和答题规律,提出对策题往往要求对策要具体可行,找点过程中就要多关注找对策的几种途径;综合分析题的分析角度可重点关注现状、原因、影响;贯彻执行题要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去找寻要点,对于常考的一些文种,如短文、短评、讲话稿、倡议书等要明确其基本写作方式和思路。
四、提高找点能力需要过“积累关”
找寻要点,需要考生苦练内功,申论的要点往往不是“划”出来的,而是在已有知识储备基础上经过思考得来的。考生不仅要看懂材料,还要看透材料,如若考生平常关注时事较多,政治理论素养较强,就会更好理解真题中什么叫做“转型期的阵痛”、“简政放权”、“市场经济负外部性”、“城市核心竞争力”等关键词汇。因此,考生平常可多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两会”报道等内容,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否则很难读懂材料之外的“无字之书”。
中公教育专家,除了以上方法还可提高字数敏感性,多呈现材料核心关键词,精简不必要的非核心词句,总之,找寻要点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考生要多加总结,突破瓶颈,一举成功。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