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技巧(行测言语理解词语辨析总结)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选词填空这部分在行测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而且相对来说是比较易错的点,很多人在做这部分题目的时候就全都是凭“语感”,但是一定要记住,做选词填空题目的目的在于能否根据上下文的描述,准确的还原作者当时的文段,所以客观性真的非常重要,那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客观的还原文段,从而避免主观上的干扰呢?有一个很好的办法——看上下文。也就是说,其实上下文能够完全提示我们接下来空缺处应该填一个什么意思的词语,所以只要能够找到空缺处的呼应点选正确答案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我们不妨通过两道题目来看一下:
【例1】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虽然在空间和情感上越来越_______,但是每个人的利益却又_______地与他人的利益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促成人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呼吁公共利益。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冷漠 无孔不入
疏离 前所未有
隔绝 迫不得已
封闭 始料未及
【答案】B。第一空,所填词语需要同时搭配“空间”和“情感”,A项“冷漠”,常用“态度冷漠”,无法与“空间”搭配,排除。C项“隔绝”,可与“空间”搭配,常用“与世隔绝”,但无法与“情感”搭配,排除。第二空,B项“前所未有”,指从来没有过的,常用作褒义,在此用来形容联系的紧密程度,且与前文“在这个时代”的时间状语构成对应,符合语义,当选。D项“始料未及”指没有想到,在意料之外的,而文段并没有之前有所设想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例2】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共同放松信贷、降低利率、发行货币。就是为了加大流动性,满足资本盈利的要求。可是,这无疑是种_______的方法,因为,资本在获得利润满足后必然把更大的危机丢给社会。
A.饮鸩止渴
B.亡羊补牢
C.杀鸡取卵
D.竭泽而渔
【答案】A。看到空缺处我们会发现,前面有个指示代词“这”,那么空缺处指的肯定是前文中的做法,具体如何呢,后文中有谈到“因为......”,我们会发现后文提到“资本在获得利润满足后必然把更大的危机丢给社会”强调前文放松信贷等方式为错误的解决办法,而且侧重用错误的办法解决问题不顾以后仍有更大危机的严重后果。B项侧重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与文意不符首先排除;C、D两项侧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但是不能体现出未来的严重后果,只有A项方法不顾及以后的严重后果,故正确答案为A。
中公教育提醒各位考生:在做选词填空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图快而只靠语感做题,我们应该对文段上下文有个客观的分析才可以。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